第65节:第六章(10)
郭金石回到家里,老爹郭老顺的脸色也不好看,说看把你小子能的,没俩卵子坠着,你还飞上天了。阴天下雨不知道,自个儿能吃几碗干饭还不知道?是不是觉得县里的书记拍了你两下肩膀头,就不知道该先迈哪根腿了?还真就出马一条枪地胡造上了!我看你整乱套了咋揩这个腚!郭金石也不搭话,只是嘿嘿地笑,忙着舀盆水,把脑袋扎进去扑腾起来,恼得郭老顺也再说不出什么。
第二天,郭金石就找到小学校的老师,在村里几处显眼的地方,用白灰水刷写出两条大标语:
干部不带头致富,浑蛋!
村民不想法脱贫,二头!
“二头”是二虎头的缩写,奸不奸傻不傻的意思,东北农村都这么叫。两条标语这么一写,迥然有别于前些年的那些政治口号,立时在村里引出一片惊叹与新奇。人们彼此一照面,都是这么两句嗑,“你是浑蛋还是二头啊?”“你才是浑蛋二头呢,哈哈……”
郭金石又编了几段顺口溜,让小学校的老师教给孩子们,孩子们下了学便满街筒子扯着嗓门儿喊唱:
扣大棚,不受穷,
一年人人吃饱肚,
二年屁驴子(摩托)胯下蹬,
三年家家盖小楼,
四年蛤蟆轿(轿车)开进城。
谁不扣棚谁二虎,
白长了两个大眼灯。
……
26
星期天的夜里,董钟音家的房门被轻轻叩响,一声又一声,声音不大,但极执着。已入睡的董钟音被惊醒,拉亮了灯,细听听,不敢确信就是自家的门在响。孩子也醒来了,抱紧了她的胳膊,说妈,我怕。董钟音拍拍孩子,说不怕,妈在这儿呢,你睡吧。房门仍在响,董钟音便披上衣服,起身到了门边,轻声问:
“是谁?”
门外也是压低了声音,说:“小董,开门吧,是我,信用社的老何。你听不出我的声音呀?”
董钟音暗吸了一口气,越发不知是不是应该开门。老何是县信用社的主任,这么晚了,他来干什么?有什么话不能等到明天上班再说?就是真急得等不及,也可以用电话说,老何不是不知道家里的电话,信用社的职工每人手上都有一份通信录。刚才听门响,她还以为是成志超,午后回到县里来了,夜里睡不着,就来和自己说说话。过年后这几个月,两人见面屈指可数,就连电话也明显少了许多。前些日子,董钟音还胡思乱想,可能火山喷发般的激情期一过,成志超对自己的感情就淡了,开始有意疏远。疏远就疏远吧,婚外男女的这种事情终能维持多久?成志超是领导干部,在县里干上一段不过是过渡,远走高飞是早早晚晚的必然之事,他考虑得长远,又不想和妻子离婚,这种无言的结局自己本应是早有心理准备的,心里纵有千般委屈和期盼,也只能自吞自咽,何必怪罪他。但愿他能念着这段情,也希望他能知道,自己跟他好上这么一阵,于钱于物或于其他切身之事,自己本都一无所求,只要他知董钟音不是那种浅薄女子就行了。直到前些天,董钟音听说县公安局魏局长亲自带人去人事局查封档案,才知道自己是错怪了成志超。这些天,他在抓大事抓要案,运筹布局,左右权衡,哪里还有闲情逸致谈情说爱?自己不能给他什么帮助,那就让他心情平静些吧。成志超又在电话里说,以后电话可能要少些,董钟音便在心里明白,这是暗示。也好,由少而无,灰飞烟灭,总比面对面地宣布绝情了断要好些吧…….
董钟音对门外说:“我听出来了,是何主任。可我已经脱衣睡下了,如果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明天我早点到单位再说,好吗?”
何主任说:“你开门吧。我还带来一位客人,有话一定要当面跟你说,而且一定要在今晚说。”
董钟音只好说:“那您等一等,我穿好衣服,就来。”
董钟音进屋,先安抚孩子睡觉,又穿好衣服,打开房门时,心头更是一团迷雾,不知如何是好了。
房门泄出的灯光里,除了本单位的何主任,还站着一位瘦小的男人,似面熟,又一时想不起来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