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节
屋里就剩了两人,就随便多了,郑一凡就把此行的目的以及这几天的活动都说了——当然没有说刘志远‘金蝉脱壳’的事。
谈起正事,李秀成到是很认真,把一些细节都问了,最后帮着出了一些主意。
关于南方客商来投资的事,李秀成更热心了,先是问个不停,后来见对方也说不到关键地方,最后干脆提出一起接待洽谈:“我们是县政府一级,这样一来接待规格就高了,他们肯定觉得咱们的诚意不一般,洽谈起来就方便多了。”
“那当然好了,我正发愁自己初涉这个领域,一点经验对策都没有,有你带着一起去就胆气足了,正好跟你这行家好好学学。要是谈成几个,我一定好好谢谢你!”郑一凡认真的说道。
“不客气,咱什么关系,再着我也有私心,你们前河乡毕竟庙小住不得大和尚,万一有什么大项目、好项目,你们一时没那个能力上,再让你们白白错过了。我一出面就可以从全局的角度考虑安排了,哪怕龙山县也不合适,咱全地区我也能说的上话呀,真要弄来个好项目,地委领导也会高看我的,将来没准我还要谢你呢。”李秀成到是实话实说。
“那咱可先说好,不能撬我们的,只要我们能干的,你决不能给了别的乡。”郑一凡马上戒心十足的样子。
“放心吧,我要是连这点都做不到,对得起你这个兄弟吗?”李秀成打着包票。
郑一凡想起沈娟设想的农业科技园的事,就向对方打听了。
李秀成笑笑:“你们怎么想起上这种费力不讨好的项目了,现在哪个当领导的不都是找来钱快、效益好的工业项目,真搞不懂你们怎么想的。”
郑一凡脸一红,心想果然沈娟的猜测是对的——别说前河乡了,连县里也看不上这种农业项目,更别说去主动争取了。看来得让李秀成上上心,将来万一地区有这方面的项目得想法争取争取。于是详细介绍了翠屏山地区的地貌特征以及前河乡老百姓科技知识贫乏,苦于求告无门的实际情况。
“噢,要是这样,我以后给你留心好了,上次有个这方面的最后让郊区给争去了,原来他们新区长是从市农业局副局长下来的,正好熟门熟路,听说现在已经有了起色。”
两人又谈了一会儿,郑一凡就站起来告辞——毕竟是头一次登门拜访,不能呆的时间很长了。郑一凡想跟曹裕老两口说一声,李秀成摆摆手,那意思是别惊动他们了。
曹裕两口子也装做没听见,只有曹红出来送他,并不时说着客气话,两口子送出老远才回去。
郑一凡感到不虚此行——此次李家之行有三大收获,一是认识了在市委工作的曹裕;二是李秀成竟主动应承一起接洽投资客商;三是答应留意农业方面的投资项目。
“看来前景充满了光明呀!”郑一凡发自内心的感叹着,不由得洋洋得意的样子。开起摩托来也风驰电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