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节
“噢。”郑一凡这才明白对方的苦衷,心里也是为她担心,心想谁的日子也不好过呀!郑一凡想起李秀成的老岳父是市委的,也许他能帮上忙,只是自己都没见过,也说不上话呀,这次回来要呆很长时间,有机会一定去拜访一下,将来自己也用的着。接着又想,连周洁都想从厂里调走,看来这工厂是真不能混了。
“齐厂长是搞科研的,其实他不应该当什么厂长,我看他不适合趟这儿市场经济的混水,将来没准被陷进去,到时候倒霉的不光是他自己,咱们厂以及这么多工人都跟着倒霉。”
“有那么严重吗?不过我也觉得贷那么多款不合适,将来你总要还的吧?就咱们厂那点效益,拿什么还呀?”郑一凡感慨着。
“齐厂长想的很好,要把厂子做大,将来成为同行业全亚洲最大。可这毕竟是市场经济,到处存在着风险,一朝不慎就完了,哎!”周洁叹息着。
两人正说着,张欣进来叫他们,两人只好跟着到机台帮忙。
看到李眉正紧张的工作着,郑一凡和周洁不约而同的想起,当初就是他们四个人在一起劳动,那时侯多好呀!两人抬起头儿互望了一眼,眼神中都流露出无限怀念的意思。
秦世和这时从一边过来,看到四个人有说有笑的在干活,心里嫉妒的不行,想想见到郑一凡不好说什么,就赶忙拐弯朝远处走去。
李眉就问郑一凡为什么一走这么长时间,让张欣好惦记。
“这次走了很远,是两省搭界的地方。你们猜猜省与省之间的界线是什么?”郑一凡故意逗她们。
三个人想了想,一个说是河流,一个说石墙,周洁半天不吭声,好象还是在想心事。郑一凡就不等她回答了,笑着说:“省与省之间就没界线,跟我们当初在边防时明显的国界绝对不一样。两省的人民根本没拿它当回事……”
“上次听张欣说那里的老百姓生活很苦,孩子们连学都上不起,我也想帮帮他们,你知道我的工资有限,每月我只能剩出二十,他们不会闲少吧?”李眉难为情的说道。
“不少,只要是有这心就行,如果全中国有条件的每人拿出二十块钱,不知能帮多少失学儿童呢!有机会我带你们去那里看看,感受一下山区老百姓的疾苦和纯朴。没有真正接触过他们,你是想象不出他们过的什么日子,没有和他们交朋友,你是永远不会感触到他们的善良、朴实、率真还有艰苦耐劳,他们同样是我们国家的公民,可付出与所得简直无法成比例,可他们仍是默默承受着这种社会不公,只要他们有口饭吃,能凭自己的劳动所得养活全家老小,他们就任劳任怨,没有任何怨言,这就是中国老百姓,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百姓了!比比他们,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郑一凡感叹着。
“呦,几天不见,成了忧国忧民的政治家了,看来乡下就是能锻炼人呀!”李眉开着玩笑。
“那不见得,要是换做你和我,别说塌下心帮助老百姓脱贫解困了,就整天让蚊子盯,我想想就腻歪死了,你看他身上那一片片的红疙瘩,简直跟烂蛤蟆差不多了!”张欣心有余悸的说道。
“什么话,你把他说成烂蛤蟆,那你们之间不成了烂蛤蟆想吃天鹅肉了,这比喻不好,有伤大雅!”周洁在一旁替郑一凡说话。
这一来把大家都给逗笑了。
“无所谓,那我才更有成就感呢!”郑一凡不由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