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官场升华

[阅读: 次]   鲁行 [字体: ]
第一百零六节
听到外面的动静,屋里有人出来了,是一对年过半百的夫妇,见有个生人进来,不由很戒备的问有事吗?
“老乡,我是乡政府的,刚才上山找人,可没找到,这不走的口渴了,来讨杯水喝。”郑一凡随便找了个借口。
知道来意,女主人很客气的去倒水。
郑一凡装做好奇的走到兔舍旁,拿了一根菜叶喂起了兔子。
男老乡过来套着近乎,于是很自然说到了养兔子上……
转眼两个小时过去了,郑一凡和农户谈的仍是兴致很高,已经从养兔子的话题转到家庭情况。
知道他叫苏宏毅,有两个孩子,小儿子苏石刚上小学,大女儿苏岩开学升初三,马上面临中考,准备让她考个中专师范一类的学校,将来也好早点出来上班挣钱。
老乡的想法很实际,又说了养兔子多少能补贴家用,要不两个孩子,至少有一个就得辍学。
刚才已经了解了养兔子的优点和面临的实际困难,优点好说——投资小,见效快,而且不用占用壮劳力,老弱病残,妇女儿童都适合喂养。
困难也很多,主要是养殖品种和防疫及销路问题。现有兔子都是当地的落后品种,吃的多不说,还长不大。
因为养殖技术落后,又不懂防疫和消毒,死兔子是经常事。
唯一的销路就是只能拿到集市上去卖,价钱压的低不说,收购量也很小,经常卖不出去,好在山上有的是青草和树叶,要不可养不起——因为兔子是最能吃的了。但也因此不敢多养,只能保持小规模的养殖。
郑一凡听的上了心,答应可以帮助找找出路——他首先想到乡里的特种养殖场,看看能不能起个带头作用,将来老百姓养的多了,形成规模,自然能把大收购商引来。
正说的上劲,孩子们放学回来了,每人手里还抱着一捆青草。
两个孩子看见家里有生人,一时不知所措。
“我给他们定的任务,每天不割回一捆草,就不让吃饭。这不,老大都坚持好几年了。”老乡苦笑着说道:“苏岩,苏石,都过来,这位是乡领导,你们都要喊叔叔。”
“叔叔好!”两人几乎一口同声的喊了一声,不好意思的跑屋里躲起来了。
正在这时,王金锁找来了。
“郑助理,该吃中午饭了,走吧,咱到九妹饭店吧,反正也就几步路,我就不让你在村里吃派饭了。刚才已经通知何副乡长和安秘书过去了,就等你了。”
“是吗?那麻烦你了,老乡,我走了,回头再来看你。”郑一凡对老乡客气着。
告辞出来,王金锁撇撇嘴说道:“你怎么跟他这么热乎,一个外来户,有什么可唠的。对了,转了一上午,一定有什么收获吧?”
“我心里有谱了,回去有的放矢的找找吧。”郑一凡自己给自己找着台阶下,其实他也没有任何目标。
但刚才跟苏宏毅谈了半上午,多少对养兔子有了兴趣,打算回去好好调研一下再说——自己想到的,别人也许早想到了,既然一直没有人来养殖,那肯定有他们的苦衷。只有了解清楚,找到解决方法,那才能说普及这种养殖项目。
只是觉得王金锁正热中上砖场,这种小事,他肯定看不上,干脆就别说。


上一页 [1]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28] 下一页   
2007-02-08
录入:admin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绝对权力(周梅森反腐小说)
下一篇:旱码头(反腐长篇小说)第一、二部分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