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肯放手 孩子就能当家
2015-5-1 12:13:30

  编者按:“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这首传唱多年的儿歌,如今的孩子们是否还能耳熟能详?
  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手段,“劳动最光荣”谁也不能否认。不过现在很多孩子都被百般呵护,捧到了天上,没有劳动观念,缺乏劳动能力。趁着假日,不妨带着孩子一起动手劳动,接一接“地气”,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学校里,我爱劳动喜洋洋
  周末的早晨,天高云淡,仍带着些许春寒。北京市中关村第二小学一年级13班的孩子们起了个大早,和老师、家长爬上了阳台山,带着垃圾袋和大夹子,戴上一次性橡胶手套,开始捡垃圾。
  孟德浩话不多,蹲下又站起来,扒拉扒拉草丛里,仔细寻找藏起来的垃圾。爸爸妈妈和他一起,一家三口配合默契,收获不小。谢静怡叽叽喳喳,不但自己来了,还带来了弟弟,姐弟俩说说笑笑,边聊边干活。李晨鹏生病刚好,但还是坚持爬上了山顶,特有成就感……
  最后,大家把捡拾的垃圾装在一个大袋子里,堆了足足有1米高,“环保小卫士们”自豪极了。
  “老师应该创造更多机会,调动学生广泛参与到各项实践劳动中来,在锻炼中提升自我。”中关村二小教师闫冬说。
  在日常学习中,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开始在教学活动中开展一些特色课程,增强孩子对劳动的兴趣,让一些德育理念在孩子们的动手劳动中发挥作用。
  在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生活小能手》《粮食世界》《今日我掌勺》等主题课程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在课上,孩子们学会了换灯泡、修水龙头,能够亲手种下农作物,还学会了掌勺,做出了一道道美食。在餐厅里,学生志愿者更是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天,志愿者们都早早来到学校,换上专门服装,戴好手套和防护具,开始工作。给同学们分发早点、收拾台面、维持秩序……“通过‘今日我帮厨’,学生们做家务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不仅如此,他们还增强了劳动意识,体会到了做事的艰辛,从而能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愿意帮助别人。”朝阳区实验小学后勤主任王长柏说。
  “无论学校教育培养的学生有多优秀,最终都要到社会生活中去检验。一个合格的社会人首先要具备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的能力,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朝阳区实验小学德育主任赵黎明说,“劳动本身不是目的,在劳动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生活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家庭里,“懒”妈妈养出小能手
  在学校里,不少孩子把劳动当成光荣的任务,做得热火朝天,可一回到家里就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了。
  “我了解到,班里大多数孩子在家根本不会做家务。”中关村二小教师边悦感慨地说,“家长情愿把时间花到各种课外班里,孩子回到家,就只剩下睡觉的时间。不仅如此,很多孩子都是在宠爱甚至溺爱中长大的,一家6口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既没机会也没必要去做任何事情。” 好不容易做一次家务,还要讲报酬,比如扫次地5元、洗回碗10元……
  不久前,一个外国一岁半男孩自己洗澡、穿衣服、喂狗的视频在微信朋友圈里“转疯了”。很多家长在惊叹之余,往往抱怨一句,自家孩子怎么不成?其实,孩子的独立能力不够、劳动意识不强,正是家长大包大揽、不肯放手的结果。
  “元元不到5岁就自己洗澡了,别看头发这么长,自己一点点洗得很有耐心。”下了幼儿园,孩子们就在小区里滚了一身土,一群妈妈又开始抱怨回去该忙了。小朋友元元的妈妈王女士却颇有点自豪。“刚开始,我也觉得看着这么小的人自己洗澡,心里有些舍不得,但那阵子我的腰受伤了,给孩子洗澡困难。小人儿自己洗得美滋滋的,认为自己长大了,能帮妈妈了。一来二去,洗得还真干净。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题库中心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