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 跟着“导师”练起来
2018-8-6 20:19:39
怎么说好老乡话,晓得村里事?重庆北碚区童家溪镇注重传帮带
年轻干部 跟着“导师”练起来(干部状态新观察·年轻干部基层路)
到村里,乡镇老干部和农民说说笑笑,聊起家常。年轻干部却溜边站,低头玩手机。
“这不是个别现象,我以前常见到。”重庆市北碚区童家溪镇党委书记赵娅说,“这种对比特别让人担心,老干部逐渐退休,这些出了校门就进机关的年轻干部,怎样才能走近农民赢得信任?”
为此,2017年4月,童家溪镇开始试行“导师制”,请来5名有基层工作经验的老街镇干部做导师,希望他们带着年轻干部真正走进农村、熟悉农村,把自己走群众路线的好做法传下来。一年多了,年轻干部们学到了什么?
工作摸不着门道儿
不说农民话,不干农村事,大家自然有距离
王涵申委屈。
为啥呀?2013年,他研究生毕业来童家溪镇工作,联系同兴村黄桷社。“3年了,为啥大家还当我是外人?”王涵申想不通,“我见人都是笑着说好话,该办的事一件不落,从没给谁甩脸子啊。”
“你啊,虽然在农村,但是不说农民话,不干农村事。看着就和农民不是一类人,大家自然和你有距离。”带着王涵申走家串户了几次,“导师”卢建国帮他分析,一语中的。
对话发生在2017年4月,童家溪镇启动青年导师帮带工程。5名老干部来当导师,带着16名学员,在传帮带中悉心教授。退休返聘的卢建国就带着王涵申、李韵妍、李小敏3个年轻人,去他们联系的村社一家一户走访。“和群众打交道,得冒风雨走田坎,不是一天到晚坐办公室。”卢建国首先给3个年轻人提出了要求。
每次走访回来,师徒四个开会总结,卢建国的话总能问得年轻人们一身冷汗。“老百姓蹲在门口招呼你坐,你就直愣愣进屋坐?”“他家里闭路电视坏了,你确实管不着,打个保修电话就行了吗?”“刚才那人要求明显不合理,你赔笑脸能解决吗?”
“回头看,自己确实学生气重,工作细节方面有问题。”王涵申说,他逐渐学会了和农民蹲在田坎上聊天,坐在街沿边说话。村民反映了问题,自己一定跟踪到解决。对于不合理的诉求,坚决把政策解释透。
跟着导师一年多,黄桷社村民越来越把王涵申当自己人了。“从入村路能不能修,到自家娃娃读啥学校,都愿意问我。”王涵申笑呵呵说,“这一年干的事,比过去3年都多,我心里也热乎。”
和群众打成一片,这是第一步。年轻干部们要学的第二步,是怎么把群众工作做成功。
“按照拆迁政策,赔偿数目没法改。”“那我不搬。”4个字,把同兴村年轻村干部张梦琦噎住了。看她讪讪说不出话,对方甩门走人。
在导师指导之后,张梦琦再次上门。“张阿姨,你姓张我也姓张,我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拆迁政策确实是硬杠杠,但是修好了路,你以后出门也方便啊……”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最终,张阿姨同意搬迁。
“抛砖引玉”聊家常、“一针见血”找重点、“先抑后扬”理矛盾……老街镇们肚子里的工作经,被年轻人一条条归纳总结,成为了他们不断学习并深入实践的工作法。
“现在不溜边啦。年轻干部到了镇里村上,张大叔李阿姨,打招呼熟着呢,也能跟人家聊到一块了。”社保所所长马宁评价自己的学员说。
师傅给徒弟做表率
出台导师制考核评价办法和量化考核指标表
“在乡镇,以前来个大学生都算高级知识分子了。现在这些硕士生、博士生,我们能给人家当导师?”一开始,马宁有顾虑。
“年轻干部,不缺学历缺阅历、不缺活力缺定力、不缺想法缺办法。年轻人的这‘三缺’,正是你们的所长。”赵娅介绍说,镇里挑选导师,看重的是他们丰富的业务工作经验和基层实际经验。
设立导师组之后,童家溪镇配套出台了青年干部导师制考核评价办法和量化考核指标表。指标包括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题库中心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