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许宗衡仍在深圳续写他“平步青云”的传奇。
  在深圳市委组织部任培训处处长的位置历经一年半的过渡。这被观察人士视为许宗衡入深后的平台观察期,包括对这个城市的熟悉和人脉的梳理。一年半后,机会来到了许宗衡的面前。1994年7月,许宗衡调至已严重亏损的深圳海天出版社,任党委书记、社长、总编。尽管在当时的深圳人看来,那不过是一个“烂摊子”,但这个严重亏损的“烂摊子”为许宗衡在深圳迅速打开局面提供了平台。
  “他不懂出版,也不是业内人士,更不是科班出身,但他有魄力,有些想法,还肯干点事。”一位当年熟识许宗衡的知情人士说。
  海天出版社在许宗衡到来两年后扭亏为盈。这个两年内被许宗衡“收拾得相对漂亮”的“烂摊子”,可以视作许宗衡在深圳获重用的“前奏”。“即便到今天,我仍然认为,他在海天或有运气成分,但肯定是干出来的。离开海天他才41岁,进入深圳也不过三年,他向上的空间较大,向上的意愿也较强”。一位曾经在海天工作过的老同事这样分析。
  许宗衡向上的意愿很强,他一直在为未来做准备。1996年8月,许宗衡从副局级的出版社长荣升至正局级的深圳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那时,他已拥有一张“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民商法专业研究生班”的文凭。
  在党校工作近四年之后,2000年,许宗衡重回他有着16年工作经验的组织部。只是这一次重回时,他已从先前的处长升级为组织部副部长。半年之后,被扶正,成为深圳市委常委之一。
  2000年7月,在许宗衡当选组织部长的一个多月后,深圳就开始着手系统设计、整体策划干部人事制度的新一轮改革。那时,中组部在山东青岛召开干部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不到一周。深圳当时的目标是在五年内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干部人事制度作系统改革,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干部人事制度。
  当年,深圳公开选拔6名局级领导干部。半年之后,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正式推出了“1+10”改革方案。《关于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下发。很快,深圳启动人事制度改革的动作,引起了中央的注意,中组部把深圳确定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综合试点单位。那年开始,全市结合机构改革,推行处级干部缺位竞争上岗。
  坊间传言,许宗衡的“权力寻租”自此开始,作为掌握干部任命大权的组织部长,开始了在深圳这个城市里排兵布阵。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题库中心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