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市未央区对2个街办主任职位(正处级)进行公开选拔,网上实名推荐、社区民意调查、差额投票、网上直播票决过程…… 全程的阳光操作,让结果的公信度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这是对人民群众最大的信任,也是对广大干部最大的鞭策。”西安市人大代表、本次选拔活动的民主监督员何军评价说。
差额票决,首次用于正处级领导干部选任
8月27日,在未央区委全委会上,经过25名区委委员现场投票,辛家庙和谭家街办主任人选最终揭晓,这是未央区首次差额票决正处级领导岗位。最终,得票靠前的王战旗和秦钊在4名拟任人选中胜出,差额票决比例达到2:1。
从2007年开始,未央区就采取“实名推荐、公开比选、差额票决 ”的程序,先后选出工会副主席、街道武装部长、团区委副书记等职位。在外界对这种做法叫好的同时,也有人觉得这些职位“分量”不够重,希望更高级别的职务也能纳入到差额票决范围内。
今年,未央区2个街道办事处主任职位出现了空缺。作为西安市唯一列入全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县(区)的区县,未央区以这次干部选拔为契机,开始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尝试。
“三年多来,我们一直坚持在全委会上差额票决。这次我们拿出的任职岗位,大家都很认可,觉得街道办主任这个角色,在区域稳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未央区委书记郭大为说,“今后在差额票决上还要逐步扩大,更多的职能部门,党委书记等职位都可以这样做。”
网络实名推荐,让民意更无忌地表达
众人看人不走眼,这是未央区在实名推荐干部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这一次,他们把“众人”从干部身边的人,进一步扩展到了广大网民。8月23日,全省首创的干部选拔网络推荐平台开放,116名候选人接受网友的考量。3天时间,点击量就达到19653人次,实际参加投票人数为7344人次。
会不会出现“刷票”等不正当行为?不了解实情的网民会不会随意投票影响公正?活动伊始,也出现了不少质疑。为堵塞漏洞,本次活动一开始就在制度上做出明确规定。参与者须首先经过注册环节,提交姓名、电话、身份证号、单位等信息,经实名认证后才能进行投票。
未央区委组织部部长杨军介绍,事实证明,网络推荐结果和实名推荐结果高度吻合。在网络推荐环节后,未央区全区领导干部大会实名推荐产生的4名拟任人选中,其中3人网络得票都在前10名。
除了参加网络推荐,网民代表还被邀请到了最后阶段的投票现场,和“两代表一委员”、民主监督员、社区居民代表一起观摩了票决过程,还有机会作出现场点评。没有机会到现场的网友,则可通过网站收看票决的现场直播。
王庆蒙是通过随机抽签来到票决现场的网友代表之一。他说:“ 这次活动体现了政府机关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的形式,开展政府和公众交流活动的诚意,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希望继续推广下去。”
民意调查前置,延伸到干部“八小时”之外
8月26日,未央区三桥街道武警路社区居委会主任黄娟接待了一批特殊的“调查员”,未央区人大的工作人员一行不打招呼来到这里,目的是调查街道办主任拟任人选在社区的日常表现情况。
黄娟赶紧叫来社区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代表、社会工作者、物业方及被调查干部的邻里朋友。得知自己的意见有人重视,他们逐一诚恳地说明了情况及观点。怎样对待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参加了哪些社区活动,在大家的叙述中,一个干部在8小时之外的形象变得清晰起来。
调查组成员还随机走访拟任干部的左邻右舍,入户调查。社区居民蒋昌盛就是其中的一户,他回忆了平时和该名干部打交道的经历,并认真填写了民意调查表。“俗话讲,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都看好的干部,才能真正为人民服务!”蒋昌盛感慨地说。
当天,4名拟任干部的调查同时进行。邻里关系与团结助人情况、维护和遵守社区公共秩序及规定情况等8项内容均在考察范围之内。第二天,根据这次调查内容撰写的民意报告在投票前被正式宣布。
听了民意报告后,全国人大代表谢东钢评价说:“现在考核一个干部不仅仅光看工作业绩,还要看8小时之外的思想品德和所作所为,越来越全面了。”
中组部制订的《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完善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制度,把民主推荐作为确定考察人选的必经程序,适当扩大参与人员的范围,改进民主推荐的方法,提高民主推荐的质量。未央区对街办主任职位进行公开选拔的举措,正是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有益探索。
“要让更多的人在选人、用人上拥有话语权,这是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只有言路畅通,我们所做的事情,才会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称赞。”郭大为说。(记者 秦峰 万虎 通讯员 周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