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九江讯(记者练炼 通讯员叶平、仁高)针对一些地方存在的公选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后,表现出不适应甚至难以打开工作局面等现象,近年来,九江市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时把实现“让干得好的考得好”作为一个重点来抓,积极探索职位“打包”招考、拉长竞争“跑道”等新途径,使公选干部在经受考验中赢得公认,有效破解了部分公选干部“会考不会干”的难题。
实行“打包”招考,让优秀人才出得来。针对过去公选中出现部分职位考试前三名均无适合人选,但按照公选规定又不得不从中挑选录用的两难境地,去年,九江市在选拔20名到县(市、区)工业园区和开发区任职的副县级领导干部时,实行20个职位“打包”,面向全市符合条件的科级干部进行公开选拔。因职位多,出线希望相对较大,全市有588名科级干部报名,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有117人。今年在招考专业领导人才时,该市采取面向全国公开招考的形式,3个职位共有来自16个省39个地市的200多人报名。市委组织部干部综合科负责同志介绍,实行多个职位捆绑公选,有效避免了过去公选中出现的有的职位高素质干部撞车,而有的职位仅只有几个素质一般的干部报考,甚至个别职位因报考人数达不到要求不得不弃考等现象。同时,该市积极改进测试方法,坚持“干什么、考什么”,把职位所需的核心素质和能力要求体现到测评内容中,突出岗位特点,注重能力导向,做细职位分析,使竞争性选拔由传统的模拟考试转变为现代的、科学测试,最终达到“让干得好的考得好”的目标。去年,该市公选的20名县级领导干部中,,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占了65%。
拉长竞争“跑道”,让能力强的比出来。该市建立动态化的竞争选拔机制,适当延长考察周期,把选出来的干部放到实践中,接受实践的检验,接受组织的评议。去年,为强化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工作,该市一次性选拔20名到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任职的副县级干部。拟任人选确定后,先不直接到任,而是放到国企改制、土地和房产清理等重点难点工作一线竞知、竞智、竞能,通过半年多的跟踪考察,准确掌握谁的操作能力更强,谁的点子、办法更多,谁的工作成效更好,谁更适合什么样的岗位、胜任什么样的工作等情况。九江市委组织部负责同志说,在公选中适当拉长竞争跑道,既有针对性地锻炼了干部,也使这批干部实现了从“公选”到“公认”,提高了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工作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