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新闻网9月28日讯 记者从今天下午召开的全市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为进一步扩大选人用人视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衢州市宣布从即日起市县联动推出53个领导职位开展竞争性选拔,其中市管县处级领导职位10个,县(市、区)管乡科级领导职位43个。这是衢州市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
据了解,本次推出的市管县处级领导职位共有10个,分别是团市委副书记、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市政协办公室副主任、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市财政局副局长、市建设局副局长、市审计局副局长、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这些职位将面向全市(含驻衢省、部属单位、双重管理部门)选拔,凡是符合资格条件的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人员均可推荐或自荐报名。其中,市审计局副局长定向从非中共党员干部中选拔。另外推出的县(市、区)管乡科级领导职位共有43个,分别是柯城区5个,衢江区7个,龙游县7个,江山市8个,常山县10个,开化县6个。除开化县外,柯城区、衢江区、龙游县、江山市、常山县都有部分职位面向衢州市公开选拔,其他职位面向各自所在县(市、区)公开选拔。

衢州市委组织部召开市县联动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新闻发布会
本次市县联动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基本程序主要有宣传发动、推荐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组织考察、讨论决定、公布结果、办理任职手续等9个环节。竞争性选拔干部每人限报1个职位,同一职位须有10人以上报考并符合报名条件,方可进入公开选拔程序。不足10人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其它职位的报考者可以改报该职位,经改报后仍不足10人的,该职位不开考。笔试采用闭卷形式。根据笔试成绩,每一职位按照8: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面试人选。根据笔试成绩30%、面试成绩70%的比例合成考试综合成绩,按照3: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考察人选。经公示任市管县处级领导职务的干部,实行一年试用期,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办理正式任职手续,不胜任的免去试用职务,一般按试用前职务层次安排工作。其他公示的干部按干部管理权限报批,并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任用手续。进入考察未录用的优秀干部,符合条件的,可择优纳入后备干部名单。

“我们强调不拘一格降人才,市本级10个县处级领导职位面向全衢州市,凡是符合资格条件的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人员均可推荐或自荐报名,包括各类企业,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公企业,只要符合条件要求,我们都欢迎他们踊跃报名参与本次竞争性选拔。”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吴江平向记者介绍称,本次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与以往相比,是我市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公选,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年龄要求跨度也非常大,年龄要求最年轻的职位在26周岁以下,年龄要求最宽的职位在47周岁以下,市管县处级领导职位年龄大部分要求在45周岁以下,县(市、区)乡科级领导职位年龄大部分要求在35周岁以下。同时本次市县联动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工作还在资格条件设置上突出注重职位特点、考试测评中突出“干什么、考什么”要求、考察评价中注重能力实绩和群众公认,并注重树立基层导向,注重畅通交流渠道,注重改进量化评价,注重综合运用竞争性选拔工作成果。
吴江平表示,为保障公平、公正,本次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将全程在市内外媒体公开选拔信息,面试环节也将采取“大评委制”,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和有关群众组成群众评委席,同时建立由市纪委(监察局)、市委组织部监督员等组成的监督组,公开监督电话和举报信箱,进行考场巡查,对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各个环节加强监督,实施全过程监督。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剑飞在今天召开的全市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工作会议上强调,本次市县联动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发现挖掘一批紧缺性人才的需要,是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是进一步优化领导干部队伍结构的需要,是有效激励干部的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单位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程序、严格把关,全面把握总体安排;坚持改革、不断创新,正确把握竞争性选拔的新特点;改进方法、积极探索,努力推进市县联动开展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本次竞争性选拔工作顺利进行。(记者 龚诚良)
2010年衢州市市县联动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资格条件一览
2010年衢州市市县联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资格条件一览表
2010年浙江省衢州市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