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新增“实习考察”环节,检验“选手”实战能力
9月8日,夹江县委常委会议室。29岁的杨海燕通过常委会差额票决,成为夹江县龙沱乡副乡长唯一提名人选。
今年4月,乐山市委面向全市公开选拔35名科级领导干部,共有721人参考,227人进入面试。考得好能否干得好?乐山市公选办负责人介绍,该市创造性地新增实习考察环节,以检验“选手”实战能力,实现多中选优、优中选强,考用结合比选出最适合的人。
6月,该市确定25个职位50人进入实习考察阶段。9月初,实习考察结束,所有职位均进入常委会考察,通过差额票选2选1,目前像杨海燕一样胜出的已有18人。
不少用人单位打出高分
犍为县双溪乡党委书记李琪对实习考察感受颇深。她任书记期间,双溪乡一直没有合适的乡长人选,“早就希望来个助手了”。“实习乡长”彭剑平和李勇奇上任后,李琪感到肩上的担子轻了许多。
两个月实习考察期,彭剑平和李勇奇主要协助乡党委书记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对工作决策有建议权。为保证考察的公平公正,两人有具体分工:6月17日至7月18日,彭剑平协助分管农业、公路建设、计生、安全、稳定、武装、劳务输出等工作,李勇奇协助分管民政、教育、卫生、文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7月19日至8月15日,两人互换工作。
“他们都非常优秀,进入角色快,大局意识强,心态很平和。”李琪为两人的“实习”打出高分。记者在峨眉山、犍为、马边、沐川等地采访了解到,不少“实习”单位干部职工都对实习人员评价很高。
更多优秀“操作手”进入组织视野
“基层更需要执行力强的 ‘操作手’。”夹江县委组织部部长卢洪感叹,通过实习考察这个“赛场”,很多实践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进入组织的视野,发现和储备了一批优秀干部,公选的 “放大效应”得到发挥。
打破身份地域限制,变 “少数人选人”为“多数人选人”,公选考察最大限度地把合适的人用在了合适的岗位上。
最让基层用人单位高兴的是,经过实习考察环节,他们拥有了充分的人事选择权:民主测评实行量化考核,考察对象测评得分中,领导班子成员的测评权重原则上占30%-40%,其他参与测评人员的测评权重原则上占70%-60%。综合所有结果,最终采取等额或差额上会办法,提交县(市、区)委常委会讨论,公布候选人去留。
“实习期间愉快地做了一些事”
和杨海燕同台PK的张宝忠 “落榜”了。但常委会上所有投票人都鼓励他:希望参加明年公选。
对于参加公选的每个人来说,感受尤其深刻。
“凤凰涅槃”——参选马边县发改局副局长一职,蔡洪亮用4个字概括感受。工作13年的他此次“系统地突击更新了知识,磨练了心态,提升了素质,结交了朋友,更认识了自身的不足。”蔡洪亮坦言,经过此次全程参与体验,他充分感受到“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增加了对组织工作的信任度,“这个过程给了我很多收获,实习期间愉快地做了一些事”。
作为异地参考者,和蔡洪亮实习同一岗位的舒玉林只有26岁,他也有独特感受:这段实习经历改善了自己的知识结构,锻炼了实际能力。
四川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