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报名登记表须按填写说明逐项认真填写,不能遗漏,所填内容要准确无误。
2、“报考职位”栏需填写本人报名的具体职位,职位要用统一规范的职位名称,如“省民政厅副厅长”;“报名编号”栏不要填写。
3、个人基本情况填写说明:
⑴“姓名”栏中填写户籍登记所用的姓名。少数民族干部的姓名用字要固定,不能用同音字代替。
⑵“出生年月”栏中填写出生年月,年龄计算截止到2010年8月。
⑶“民族”栏中填写民族的全称(如汉族、回族、朝鲜族、维吾尔族等),不能简称。
⑷“籍贯”栏中填写祖籍所在地,“出生地”栏中填写干部本人出生的地方。“籍贯”和“出生地”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填写,要填写省、市或县的名称,如“江苏常州”。直辖市直接填写市名,如“上海”。
⑸“入党时间”栏中填写加入中共的时间。民主党派成员或无党派人士,需在“入党时间”栏中注明民主党派名称或注明无党派,如“九三学社”、“无党派”等,不填写加入民主党派时间;加入多个民主党派的,须如实填写,如“民建、民盟”。是民主党派成员又是中共党员的,在填写党派名称的同时,还要填写加入中共的时间。
⑹“出生年月”、“入党时间”、“参加工作时间”要如实填写,应按组织(人事)部门认定的时间填写,不能随意更改。填写时,年份一律用4位数字表示,月份一律用2位数字表示,如“1972.05”。
⑺“健康状况”根据本人的具体情况填写“健康”、“一般”或“较差”;有严重疾病、慢性疾病或身体伤残的,要如实简要填写。
⑻“专业技术职务”栏中,填写主管部门评定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⑼“熟悉专业有何专长”栏中填写干部所熟悉的工作业务及专长。报考省商务厅副厅长、省外办副主任职位的,填写本人熟练掌握的外语语种“英语”或“日语”。
4、学习情况填写说明:
⑴“学历”、“学位”栏分为全日制教育和在职教育两类。
⑵“学历”应填写接受相应教育的最高学历。各类成人高等院校毕业生,应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经其认可的部门、单位出具的有效学历证明为依据;接受党校教育的,以各级党校出具的有效学历证明为依据。不能随意填写“相当××学力”。
⑶“全日制教育”栏填写通过全日制教育获得的最高学历;“在职教育”栏填写以其他学习方式获得的最高学历。“毕业院校系及专业”栏填写与学历相对应的毕业院校、系和专业。
⑷在党校学习获得学历的情况分为两类:一类是国民教育学历,按国民教育学历规定填写。另一类是党校学历,均填入“在职教育”栏,并在研究生、大学或大专学历前加“中央党校”或“省委党校”;函授教育的,在“毕业院校系及专业”栏目中注明。
⑸1970—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前入学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填写“大学普通班”学历。高中及以下学历,“毕业院校系及专业”栏不填写。
⑹学历需填写规范的名称“大专”、“大学普通班”、“大学”、“研究生”、“省委党校大学”、“中央党校研究生”等,而不能填写“本科”、“函授大学”、“党校本科”等不规范名称。学历、学位需分开填写,不能填写“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⑺获得学历同时也获得学位的,应同时填写,并写明何学科学位。如,通过全日制教育获得了大学本科学历、理学学士学位,就在“全日制教育”栏中填写“大学理学学士”(在一栏中分两行填写)。
学 历 学 位 |
全日制 教 育 |
大 学 理学学士 |
毕业院校 系及专业 |
×××大学××系××专业 |
在 职 教 育 |
|
毕业院校 系及专业 |
|
⑻获得学历但没有学位的或以同等学力攻读并获得学位的,按获得的学历或学位如实填写。如果一个人同时有这两种情况,且分别为其最高学历、学位,则这两种情况均填写。如,通过在职学习,先获得研究生学历(没有学位),后又以同等学力攻读学位,获得了经济学硕士,则在“在职教育”栏中填写“研究生经济学硕士”(在一栏中分两行填写),“毕业院校系及专业”栏相对应地要将两个毕业院校、系及专业填入。
学 历 学 位 |
全日制 教 育 |
大 学 工学学士 |
毕业院校 系及专业 |
××大学××学院××系××专业 |
在 职 教 育 |
研究生 经济学硕士 |
毕业院校 系及专业 |
××大学××系××专业 ××大学××系××专业 |
⑼填写毕业院校名称应与毕业证书一致。
⑽以上学历、学位中,涉及国民教育学历、学位,需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的学历证书、国务院授权的高校或科研机构颁发的学位证书以及按规定应进入个人档案的相关材料;涉及国外学习取得的学历、学位,按其培养规格、学习年限、学业成绩或学分,比照我国高等教育相应层次的培养要求,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证;涉及党校学历需有党校颁发的学历证书以及按规定应进入个人档案的相关材料。
5、任职及工作经历情况填写说明:
⑴“现任职务”栏中填写干部担任的主要职务,如“××县委副书记、县长”、“省××厅××处处长”。兼任的较低职务可省略。本届省、市委委员和候补委员,省、市纪委委员,省、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省、市政协常务委员,民主党派省、市委主委、副主委、常委,应填写在实际职务之前(如民建省委常委、××市委主委,××大学××院院长)。现任职务应填写全称或规范的简称。
⑵“职务级别”栏,根据本人担任职务情况填写“副厅”、“正处”、“副处”,“部省属企业领导班子成员”、“部省属企业中层正职”、“其他企业正职”。
⑶“任现职级领导职务时间”栏填写担任现职级最早领导职务的时间。职级时间以主管单位认定的时间为准。
⑷“单位性质”栏,根据本人所在单位的性质填写“党政机关”、“人民团体”、“高等院校”、“其他事业单位”、“企业”等。
⑸“简历”从参加工作时填起,大、中专院校学习毕业后参加工作的,从大、中专院校学习时填起,简历的起止时间填到月(年份用4位数字表示,月份用2位数字表示),前后要衔接,不得空断(因病休学、休养、待分配等都要如实填写)。党内职务以各级党委批准任免的时间为准;行政职务(人大、政协及人民团体的领导职务)以行政任免或有关会议通过或选举的时间为准;党内职务和行政职务一并任免的,可按党内批准的时间合并填写。在大、中专院校学习的经历,要填某年某月至某年某月在某院校某系某专业学习,院校、系及专业要填写毕业时的名称。参加过党校或行政学院学习三个月以上的,在职攻读学历、学位的,临时离开工作单位连续半年以上及到基层挂职锻炼的,均应在本简历段后注明;上述情况跨两个及两个以上简历段的,应在该经历结束所在简历段后另起一行注明。工作简历要按照干部在不同时期所担任的职务和工作单位的变动情况分段填写。地名或行政区划发生变化的,填写当时的地名或行政区划名称。凡分管、联系或从事过与报考职位相关的工作,而职务中不能明确反映的,可在职务后注明,如××市政府副秘书长(联系文化艺术工作),××县委副书记(分管计生、卫生工作)。工作单位和职务要写规范的简称。凡担任过省级、市级党委委员、候补委员、纪委委员,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及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及委员的,需在简历的最后隔行另段填写。
6、奖惩、考核情况填写说明:
⑴“奖惩情况”栏,填写受市厅级以上的奖励和记功,获市厅级以上单位授予的荣誉称号,并注明奖励时间;受处分的,要填写何年何月因何问题经何单位批准受何种处分,何年何月经何单位批准撤销何种处分。没有受过奖励和处分的,要填“无”。
⑵“年度考核结果”栏中填写2005年以来的年度考核情况,没有年度考核结果的,应采取写实的办法注明。现职省管干部,可填写“列入省委管理干部考核”。
7、家庭情况或主要业绩填写说明:
⑴报考省级机关和省直单位职位的,需填写“家庭主要成员及重要社会关系”栏。主要填写干部本人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的有关情况。亲属中现任或曾担任过副市、厅级(军队副军职)以上领导职务的人员以及重要海外关系也要如实填写,已去世的,应在原工作单位及职务后加括号注明。称谓的写法要规范:配偶为妻子、丈夫,子女为儿子、女儿,父母为父亲、母亲。干部的配偶及子女有在国外(境外)学习、工作、定居和在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工作的,其所在院校、定居地点,工作单位及职务,应如实填写。
⑵报考高等学校职位的,需填写“主要业绩”栏。填写主要工作业绩,公开发表、出版的论文、著作及承担的科研项目名称,并注明时间、排序和期刊名称、获奖情况(市厅级以上)等。
8、联系方式填写说明:
⑴“通信地址”栏填写干部本人工作、学习单位或常住地便于联络的地址,地址要详细、准确。“邮编”栏填写“通信地址”相对应的邮政编码。
⑵联系电话填写干部本人便于联系到的办公电话、住宅电话和移动电话等。“电子信箱”填写干部本人目前常用的电子信箱地址。
9、审查情况填写说明:
⑴“单位审查意见”,由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组织(人事)部门在认真审查个人所填写栏目准确、真实的基础上,注明“情况属实,同意报名”,加盖单位党委(党组)印章。
⑵“资格审查结果”栏不需要填写,由江苏省公推公选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资格审查情况填写。
10、报名登记表格式要求
⑴报名登记表统一用A4纸打印,呈报材料用Word文字处理系统打印。页边距为:上空2.5厘米,下空2厘米,左、右各空1.6厘米。可从江苏省委组织部网站直接下载样表。
⑵报名登记表标题字体为“二号方正小标宋简体”,职位栏目字体为“四号方正楷体简体”,表内内容字体为“小四号方正仿宋简体”,表内数字字体为“Times New Roman”。
附:《江苏省公推公选领导干部报名登记表》样式
江苏省公推公选领导干部报名登记表
报考职位:省商务厅副厅长 报名编号:08001
姓 名 |
××× |
性 别 |
女 |
出生年月 ( 岁) |
1962.10 (47岁) |
二寸近期 免冠照片 | ||||||||||||||||||||||||||||||
民 族 |
汉族 |
籍 贯 |
山东青岛 |
出 生 地 |
江苏南京 | |||||||||||||||||||||||||||||||
入 党 时 间 |
1989.07 |
参加工 作时间 |
1984.08 |
健康状况 |
健 康 | |||||||||||||||||||||||||||||||
专业技 术职务 |
教授 |
熟悉专业 有何专长 |
英语 | |||||||||||||||||||||||||||||||||
学 历 学 位 |
全日制 教 育 |
大学 文学学士 |
毕业院校 系及专业 |
××师范学院英语专业 | ||||||||||||||||||||||||||||||||
在 职 教 育 |
研究生 哲学硕士 |
毕业院校 系及专业 |
××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专业 | |||||||||||||||||||||||||||||||||
现 任 职 务 |
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省××厅××处处长 | |||||||||||||||||||||||||||||||||||
职务级别 |
正处 |
任现职级领导 职 务 时 间 |
2003.02 |
单位性质 |
省级机关 | |||||||||||||||||||||||||||||||
简 历 |
1980.09—1984.08 ××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学习 1984.08—1986.10 ××县××中学教师 1986.10—1990.04 ××县委研究室秘书 1990.04—1992.01 ××县委研究室副主任(其间:1990.03—1992.01借调省××厅××处工作) 1992.01—1994.03 省××厅××处副主任科员 1994.03—1997.01 省××厅××处主任科员 1997.01—2000.09 省××厅××处助理调研员(其间:1998.09—2001.07××大学 哲学系西方哲学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 2000.09—2003.02 省××厅××处副处长(2001.12教授) 2003.02—2006.12 省××厅××处处长 2006.12— 省××厅××处处长 省十一届人大代表,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 |||||||||||||||||||||||||||||||||||
奖 惩 情 况 |
2004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
年度考核 结果 |
2005年、2006年、2007年年度考核为优秀,2008年、2009年年度考核为称职。 | |||||||||||||||||||||||||||||||||||
家 庭 主 要 成 员 及 重 要 社 会 关 系 |
称 谓 |
姓 名 |
年龄 |
政 治 面 貌 |
工 作 单 位 及 职 务 | |||||||||||||||||||||||||||||||
丈夫 |
××× |
49 |
中共党员 |
××大学学生处副处长 | ||||||||||||||||||||||||||||||||
女儿 |
××× |
19 |
共青团员 |
××大学××专业学生 | ||||||||||||||||||||||||||||||||
父亲 |
××× |
75 |
民盟 |
××大学××系教授(已退休) | ||||||||||||||||||||||||||||||||
母亲 |
××× |
74 |
群众 |
家庭妇女 | ||||||||||||||||||||||||||||||||
叔叔 |
××× |
72 |
中共党员 |
原××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已退休) | ||||||||||||||||||||||||||||||||
|
|
|
|
| ||||||||||||||||||||||||||||||||
通信地址 |
南京市××路××号 |
邮政编码 |
2100×× | |||||||||||||||||||||||||||||||||
办公电话 |
025—×××××××× |
住宅 电话 |
025—×××××××× | |||||||||||||||||||||||||||||||||
移动 电话 |
1390××××××× |
电子 信箱 |
×××@sina.com | |||||||||||||||||||||||||||||||||
身份证号 |
|
|
|
|
|
|
|
|
|
|
|
|
|
|
|
|
|
| ||||||||||||||||||
单位审查意见 |
情况属实,同意报名 (盖章) 2010年8月10日 |
资格 审查 结果 |
(盖章) 年 月 日 |
2010年江苏省公推公选领导干部公告
2010年江苏省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简章2010年江苏省公推公选领导干部报名须知江苏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