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选人 科学选人 民主选人 |
——市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答记者问 |
市委决定,从8月上旬开始,用1个月左右的时间,开展市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8月5日下午,市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举行新闻通报会,省市新闻媒体记者就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采访了市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
问:社会各界对这次竞争性选拔工作十分关注,请问市委决定开展这次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答:开展这次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主要基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适应绍兴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市委六届八次全会作出了推进“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加快开发滨海新城等战略部署。刚刚结束的市委六届九次全会又专门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五个加快”目标,这些目标任务的实现,关键要靠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胆选人、科学用人,力求在更大范围内发掘优秀人才,为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绍兴在科学发展中走在前列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二是贯彻落实中央《规划纲要》和省委《实施意见》,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中央《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和省委《实施意见》,都对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每年新提拔厅局以下委任制党政领导干部中,通过竞争性选拔方式产生的,应不少于三分之一。省委《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到2013年,每年新提拔厅局级以下委任制党政领导干部中,通过竞争性选拔方式产生的,不少于四分之一;到2015年,不少于三分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大推进竞争性选拔的工作力度。今年,全省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已于7月中旬全面展开,省委明确要求,市县要联动跟进,进一步形成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整体效应。三是扩大干部工作民主,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的有效途径。从我市历年来竞争性选拔工作的实践经验看,竞争性选拔干部是干部群众较为认可的干部选拔方式;从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看,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是当前干部群众认为最有成效的改革措施。开展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是对群众和社会各界愿望与期待的尊重和回应,也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组织工作群众满意度的又一实际行动。
问:与前些年的公开选拔相比,这次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有哪些创新特点?
答: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更加注重人岗相适,进一步改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这次竞争性选拔,我们在突出任职能力导向,提高人岗相适度方面作了进一步探索。资格条件设置上注重职位特点。突出“学过、管过、干过”的要求,对每一职位报名者的资历、学历、专业背景等进行明确。考试注重增强开放性和实践性。突出“干什么、考什么”要求,围绕选拔职位所要求的核心能力素质,强化能力导向,将重点考察了解干部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更加注重人才交流,进一步增强干部队伍活力。这次竞争性选拔的职位包括了机关、乡镇、企业、双重管理部门等不同类别,有利于引导各级机关、不同部门、单位之间的人才交流。特别是根据岗位需求,首次推出了3个国企领导职位,打破“身份”限制,民营企业人员可以参与竞争,进一步拓宽了选人视野。尤其是在全市范围内公开考录乡镇(街道)团委、妇联副职人选,且对“大学生村官”报考实行适当加分,这在以前的竞争性选拔中是没有过的,有利于增强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为今后一个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打下比较好的资源基础。三是更加注重量化评价,进一步突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拔标准。这次竞争性选拔工作,我们将参照省里的做法,在总结完善近年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考察综合量化评价作进一步探索。同时,更加注重对考察入围人选德的考察,积极探索考察德的具体途径和办法,更加全面地了解掌握考察对象的德才表现和综合素质。四是更加注重信息公开,进一步提高选拔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对选拔的职位、人数、条件、方法、程序和结果等,凡可以公开的,都将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乡镇(街道)团委、妇联副职职位笔试面试成绩和名次按公务员考录的程序和方法公布。五是更加注重成果运用,进一步提高竞争性选拔工作效益。这次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将继续多层次运用竞争性选拔工作成果,实行选备结合。对那些综合成绩进入前三名,经组织考察比较优秀,但因职数所限未能任用的人员,我们将列入相应后备干部名单,进一步提高选拔工作整体效益。
问:请介绍一下这次竞争性选拔工作的具体安排?
答:这次竞争性选拔的目标职位、选拔范围、资格条件等将于明天在《绍兴日报》、绍兴市政府门户网站、绍兴党建网等媒体和网络上进行公告。根据安排,整个工作从8月上旬开始,计划用1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选拔工作。具体分八个环节进行:一是宣传发动。二是推荐报名。报名时间为8月6日-9日。三是资格审核。四是笔试。计划安排在8月15日。五是面试。根据笔试成绩按照8: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面试人员。面试时间计划安排在8月21日,乡镇(街道)团委、妇联副职职位计划安排在8月28日。六是组织考察。根据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按一定比例合成考试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3:1的比例确定相应考察人选。按照目标职位组织考察组,对考察人选进行全面考察。七是决定任用。根据考试综合成绩和考察情况,提出初步人选建议,提交党委讨论决定拟任人选。八是公布结果。通过新闻媒体等途径向社会公布选拔结果并进行任前公示。
问:如何把握各类职位的报考条件?
答:市管领导职位的报考资格条件,是按照《公务员法》、《干部任用条例》、《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和《公务员调任规定(试行)》的有关规定设置的。这次竞争性选拔,我们还突出“学过、管过、干过”的要求,根据职位实际,有针对性地设定了各职位报考人员的专业背景、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要求。具体请大家参阅《公告》。
资格条件中的“年龄在45周岁以下”计算到1965年8月1日以后出生;任职时间计算到2010年7月31日。“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指国民教育序列取得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也包括通过党校学习、函授、自考、国外大学学习等方式取得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证书。报考绍兴银行副行长职位的,须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在国外取得的学历或学位须经国家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中心认证,并提供相关材料。根据教育部规定,国外取得的学历或学位下列七种证书不能认证:(1)参加外语培训或攻读其他非正规课程(如短期进修)所获得的结业证书;(2)进修人员、访问学者的研究经历证明和博士后研究证明;(3)国(境)外高等院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颁发的预科证明;(4)国(境)外非高等教育文凭、荣誉称号和无相应学习或研究经历的荣誉学位证书;(5)未经中国政府相关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办学机构(项目)颁发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或高等教育文凭;(6)通过函授、远程教育及网络教育等非面授学习方式获得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或高等教育文凭;(7)国(境)外各类职业技能或职业资格证书。
问:怎样报名参加这次选拔?资格审查工作是如何进行的?
答:这次竞争性选拔报名方式采取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每位报考人员只能填报一个职位。市管领导职位采用网上报名方式,报考人员通过绍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或绍兴党建网报名,也可以直接到现场报名点报名。县(市、区)的乡(科)级领导职位和乡镇(街道)团委、妇联副职职位,采用现场报名方式,具体报名地点、方式也请参阅《公告》。
资格审核需要提供本人的身份证或户口簿、学历证书、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证书、任职文件和其他相关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市管领导职位,组织推荐的人选,由推荐的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和市级部门党委(党组、工委)负责初审,并将报名登记表及相关证明材料送竞争性选拔工作组织组。个人自荐人员,在报名期限内携带报名登记表一式二份(贴上本人近期2寸正面彩照)及相关资料,到市竞争性选拔工作相应职位组进行资格审核。乡(科)级和乡镇(街道)团委、妇联副职职位由各县(市、区)委组织部、人事局负责。经资格审核,符合报考条件的人数少于10人的职位不开考,报考人员可改报其他职位。乡镇(街道)团委、妇联副职职位符合报考条件的人数不足录用职位计划数8倍的,酌情核减或取消职位名额。笔试后,还要对面试入围人员进行资格复审。
问:大家对这次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的笔试和面试十分关注,请您谈谈笔试和面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答:笔试和面试是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的重要程序,也是科学遴选人才的关键环节。这次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的笔试、面试,突出能力导向和人岗相适,倡导“凭实力竞争,让真才胜出”。
笔试主要测试应试者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乡镇(街道)团委、妇联副职职位的笔试与公务员四级联考相同,考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面试注重对应试者领导能力素质、个性特征和职位适应程度等方面的考察了解。乡镇(街道)团委、妇联副职职位的面试参照公务员面试方式进行。通过笔试和面试,切实把综合素质高、实际能力强、适岗性强、有发展潜能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
市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不指定专门的复习资料,报考者凭日常学习和工作中积累的真才实学参加考试。
问:群众最希望竞争性选拔工作能够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请问这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答:除凡可以公开的,都将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外,为保证笔试面试评分的客观公正,在笔试评分环节,实行背靠背评分取平均值的方式阅卷评分,提高阅卷评分质量;在面试环节,市管领导职位将继续采取“大评委”制,设立领导专家评委组和群众评委组。为加强对竞争性选拔工作的监督,我们将邀请部分纪检监察机关同志、组织工作监督员和“两代表一委员”进行全程监督,并对市管领导职位面试情况进行现场录像。市本级每个面试组还将邀请2名市民代表参加旁听。同时,设立专门的监督电话(12380),使整个选拔工作始终处于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为选拔工作创造公平有序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