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前后历经3个多月,广东面向省内外公开选拔100名优秀年轻干部的新鲜事已尘埃落定。其中,7位公选干部昨日正式来中山履新,他们将在履行必要的组织程序后陆续走马上任。记者了解到,这批曾经在公选中“过关斩将”的厅局级干部年纪最小者只有28岁,学历最高的拥有医学博士学位。市委副书记彭建文,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雷彪评价他们学历高、年纪轻、综合素质高、工作履历比较丰富、可塑性比较大,并寄语他们尽快融入中山,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为中山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 殷昭举:
工作是考场百姓是考官
【履新感言】
从广州来到中山任职,相信在新的岗位会有很多新的挑战。我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工作实践才是真正的考场,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考官,希望自己能够在上任后的“考试”中,交出一份让中山人民满意的答卷。
人物特写
在公众面前,殷昭举一直被认为“能说会道”,大家甚至猜测这得益于大学期间他曾做过主持人。谈及这个话题,殷昭举笑言,能成功参加此次公选,他个人感觉最大的帮助是来自于前几年来长期在基层的摸爬滚打和在工作上的积累。因为这次公选考试和其他考试还是有不同的,其更加注重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掌握问题、解决问题。“要说‘能说会道’,我可能还没你们记者‘能说会道’呢!”
一直在广州这个大都市生活工作,公选时却报考中山,在多数人看来无疑意味自己又回到了“基层”。可殷昭举却这么认为:自己正是从一名街道工商所市场管理员起步,并在基层一步步“干起来”的。殷昭举诚恳地说,来到中山,除了要踏踏实实工作外,还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在做好工作的同时,要能够静下心来思考,特别要思考我们的老百姓有一些什么需求,有什么辛苦,有什么忧愁。
“温总理曾经说过,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殷昭举说,如果不认真思考,就很难发现问题,所以工作实践始终是真正的考场,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考官,今后自己一定要加倍努力,争取向党和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中山情缘
"能来中山工作非常荣幸。"对殷昭举来说,虽然广州中山一衣带水,但自己也不算经常到中山。"不过自己对中山的印象特别好,她休闲、漂亮、环保、和谐……这些都是吸引自己希望到中山工作生活的重要因素。"殷昭举说
■ 官华:
早“恋”中山今朝梦圆
【履新感言】
来中山工作是我一辈子的荣幸,是一辈子最正确的选择。
人物特写
官华这位 29 岁的硕士生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籍贯广东茂名。也许是广东人的缘故,他对中山比较了解,并十分喜欢中山这座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重的城市,通过媒体,他还知道了中山的新定位是建设“三个适宜”新型城市,这一定位给了他立足中山干一番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官华告诉记者,珠三角的城市中,经济发达的城市有之,环境优美的城市有之,但二者兼而有之的城市则不多见,他还透露,当初填报志愿选择中山时,除了上述原因,他还特别喜欢中山人的务实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他还告诉记者,最近他一直通过各大媒体查阅中山的相关新闻。
中山情缘
作为一个地道的广东人,官华对中山比较了解。他认为中山是一个在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做得比较成功的城市,很早就“爱”上了这座以伟人命名的城市。此次全国公选,给了他选择中山工作的好机会。在填报工作地点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山,如今,美梦成真了。
■ 冯欣荣:对中山既陌生又亲切
【履新感言】
我觉得自己已经是一名中山人了,我要尽快适应工作环境,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不辜负中山市委、市政府和中山人民的期望。
人物特写
冯欣荣是一个踏实工作的人:从商业银行最基层的营业所职员到人民银行江门市中心支行的中层管理干部;从普通业务员到人民银行总行级“青年岗位能手”和“江门市第四批优秀中青年专家和拔尖人才”……天道酬勤,冯欣荣在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汗水终于有了收获。
冯欣荣是一个追求生活的人:打球、登山、远足、读书等广泛的爱好,使自己保持了一种平常的心。冯欣荣笑言自己是“万金油”,因为在生活上,自己什么都喜欢,什么都涉猎,什么都想懂得一点,就是“不太专”。不过,就是冯欣荣这种懂得平衡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帮助自己一步步迈向成功。
中山情缘
因为生活工作在江门,所以冯欣荣对一桥之隔的中山很亲切;因为平时工作联系不多,冯欣荣对中山又有些陌生。
在冯欣荣印象中,中山获得了无数荣誉奖项。不过,他承认以前对中山的认识只停留在感性上。“后来有机会走在中山的大街小巷上,我深深感受到了一缕清新:城市规划合理,处处都能感受到舒适和自在。”冯欣荣告诉记者。
■ 梁卫华:为中山建设添砖加瓦
【履新感言】
我期望自己能够为中山建设添砖加瓦,与同志们共同进步,共创佳绩。
人物特写
梁卫华作为这次来到中山的公选干部中唯一的女性,从一开始就备受瞩目。昨天的她,穿一套合身的深灰色西装,整个人看起来精明干练,颇有一番女强人的感觉。而且,这一批的公选干部本来就学历高,梁卫华更是翘楚,已拥有医学博士的学位。
她说,自己毕业后,做管理、校办方面的工作已经有几年了,奠定了一定基础。而且,组织也提倡多岗位锻炼,因此,对新工作的适应并不是太担心。但同时,她也表示,自己在发挥特长优势的同时,也需要再加强管理、经济类的学习,以弥补不足。
在工作上,梁卫华表示出极大的热情和干劲。但一提到家庭,她就展露出柔情的一面了。在外是事业女强人,回家则变回贤妻良母,烧菜做饭等家务一点不耽搁,还自学成为高级营养师,为家人的健康生活作出保障。
中山情缘
梁卫华以前就曾经到过中山几次,有单纯只是来旅游的,也有为了洽谈合作项目而来的。她觉得中山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的城市,教育水平也很高。她已经作好打算,等自己安顿下来后,会将女儿也接到中山。
■ 尹明:全力以赴做好工作
【履新感言】
我将会以中山为家,密切联系群众。以诚待人,全力以赴,做好工作,绝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人物特写
第一次看到尹明本人,他戴着眼镜,与之前在照片上看到的有些不同,显得文质彬彬,更具有一种学者的风范。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表现得落落大方,十分健谈,这也许与他的留学经历有关。作为一名浸泡过“咸水”的海归派,他在新加坡呆了八年,完成了本科及硕士的学位。他说,中山跟新加坡的发展十分相似,凭借他在新加坡的学习生活经历,再结合中山的实际情况,相信能够探索出一条适合港口镇的特色道路。
尹明说,当年读书的时候,还是懵懵懂懂的年纪,对于“理想”,也只是个概念而已,并不十分明确。但是这一次参加公选,并来到中山赴任,他觉得,自己离当初那个有关理想的模糊影子越来越近了。
中山情缘
自2003年回国后,尹明就在广州工作,而且负责的正是有关珠三角环境的项目。此前,为了完成的调研报告也曾到过港口镇。他认为,在金融海啸的影响下,港口镇作为一个非劳动密集型产业镇,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尤其是在游艺产业方面,港口镇已经走在前列,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 梁枫:用我一点热,耀出一点光
【履新感言】
拿出12分热情,鼓起12分勇气,用我一点热,耀出一点光!
人物特写
梁枫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个老实憨厚的人,表现得非常低调。他说,自己是从副科级跨到副处级的,实现了两级跳,对此感到受宠若惊。但同时也表示,他一定会珍惜这一次难得的机会,做好本职工作。
梁枫说,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他目前要做的,就是要转变观念,尽快融入中山文化。首先要过语言关,他很希望自己能够说一口地道的广东话,黄圃话,能有多大劲,就用多大劲。
中山情缘
参加公选考试时是梁枫第一次来到中山,但之后他又来过几次。他对中山的评价是,"只有两个字:美好"。他觉得,中山是一块福地,不但环境漂亮,还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出过很多在历史上有影响的名人。梁枫表明自己将会以中山为家,等他在这里的生活适应之后,会考虑让广州的家人一同搬过来。
■ 丁凯:
角色转变 人生转折
【履新感言】
感谢广东在选人用人上的解放思想,来中山工作不仅是工作地点和职位的转变,更是人生的转折。
人物特写
“有幸来伟人故里中山工作,不仅是工作地点和职位的转变,更是人生的转折。”年仅28岁的丁凯说,他将倍加珍惜机会,尽快融入中山,尽快适应环境,尽快进入角色,在生活、学习、思想、文化等方面和中山的干部群众打成一片。作为一名新人,他要“服从安排,抓好工作,勤政廉洁,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
他向记者介绍说,他研究生毕业后,先后在浙江省、市、县发展与改革系统工作过,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这为他竞争成功挣了不少分,但他却谦虚地说,他以前做事的教训比经验多,希望这成为他在新的岗位上取得更大成绩的财富。
珠三角、长三角都是中国最发达的经济体,如何把他在长三角好的经验带到中山来,丁凯又谦逊地说:“珠三角是老大哥,我初来乍到,首要的是学习!”尽管以前从未到过中山,但一踏上中山的土地,他感到十分的亲切,这里不仅经济发达,环境保护得也好,真是一个干事创业的好地方,希望不辜负中山父老乡亲的期待。
中山情缘
丁凯对中山并不陌生。他印象深刻的是中山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都有较好的基础,特别是和某些加工业发达地区的情况不一样,山清水秀,环境优美,适宜创业、创新和居住,这正是中山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