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过万人 提防“打招呼”
广东公选百名年轻干部今日6进2,“毒奶粉”、“矿难”、“解放思想”成考场热门词汇
公选100名干部,评委就有上万人,即使想“拉拉选票”,恐怕也无处下手。昨天广东省市联合公选100名年轻干部进入面试。600名从笔试中脱颖而出的青年才俊经过专题发言、结构化面试、人机对话和外语口试,今天下午将产生200名优胜者,于24、25日进行领导能力测试。据悉,这次公选面试、测试将动用规模浩大的1万名评委,珠三角5副市长面试还首创分会场视频直播“远程评分”。“毒奶粉”、“矿难”、“解放思想”成为考场热门词汇。 600考生9个考点同时开试 在全国范围内公开选拔100名年轻干部,包括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的5名副市长。这一消息从发布之日起引起持续关注,吸引了海内外6277名考生报名参考。经过笔试一轮的淘汰,600名“精英”有幸过关。昨日,600名考生分为23个组,同时在9个不同的考点接受面试。省委组织部经过认真研究,确定省和市的面试在统一命题、统一步骤、统一时间、统一要求的前提下,按职位管理分头实施。省管职位6个组面试在省委党校举行,珠三角7个地级以上市管职位17个组面试在各市与省里同步举行。 在面试阶段,考生要进行专题发言、结构化面试、人机对话等环节,按4:4:2的比例计算得分,同时加试外语口语,不计入面试最后得分,但须达到合格分数线。昨天完成了前三个环节,今天上午将进行最后一项外语口试。 200入围者要测“领导能力” 今日面试环节全部结束后,下午最后成绩就可以出炉,根据成绩高低,按职位1:2的比例确定各职位组进入能力测试的人员。这200名“幸运儿”将于24、25日两天接受领导能力测试。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公选设计了面试和测试2道程序共7个环节,就是为了更加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干部,力求从多侧面、多角度了解入围人选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据悉,测试包括驻点调研、情景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等环节,按4:3:3的比例计算得分。最后,按照面试成绩和测试成绩各占50%计算考生的最后得分,由高至低1:1确定考察对象。 ■考制亮点 1考生答题要“隐名埋姓” “我现在能说自己名字了吗?”面试结束后,不少考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然心存“顾虑”。因为按照考场纪律,考生在答题过程中不得说出自己的姓名、工作单位职务等可识别本人身份的信息,否则按“作弊”取消其成绩。 这样每一个考生在面试都需要“隐名埋姓”,按照抽签序号作为代号。昨天,基本无人“犯规”,但多数考生坦言“很不习惯”,因为平时开会发言、演讲,都是要“自报家门”或者由主持人先介绍身份。 2每人七分钟靠前不吃亏 一个组别,同样考题,排在后面的考生是不是有更多的准备时间?这一点,省委组织部也充分考虑到了。为了“前面的不吃亏,后面的不沾光”,他们专门设立了一个候考室和一个备考室。考生提前20分钟进入候考室,抽签确定发言顺序,候考期间集中在候考室封闭管理。 每名考生会提前14分钟进入备考室,领取考题着手准备。这样每个考生的准备时间都是14分钟,7分钟的现场答题结束后,考生必须离开考场,不准再返回候考室。 为了避免评委打分“前松后紧”或者“前紧后松”,考官还多次提醒评委,在听考生发言的同时,可相应进行思考和比较,并把自己的初步评价意见按考生编号及时填写在草评表上,最后对所有考生进行综合比较、平衡后,再认真填写正式的综合评价表。 3万名评委抽签随机分组 面试、测试7个环节,就有10000多名评委参与进来,这个数字让现场采访的记者都吃了一惊。据介绍,这一做法采用的是“大评委现职制”,每个环节、每个步骤的评委都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省、市“两代表一委员”,二是职位所在市(单位)的干部群众,三是省、市直相关单位的中层以上干部。 昨天23个组的专题发言和结构化面试的评委就达5000人,有一半以上职位单位的全体干部群众参加了对考生的评价。 “我是昨天晚上才接到通知,今天才知道在哪个组。”评委们都很享受这种“突然袭击”。他们认为,电脑随机抽签确定评委,提前一天通知确认,确实可以有效避免“打招呼”、“拉选票”等一些麻烦事。 对此,有专家也评价,公选采用“大评委现职制”,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有利于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同时也能防止和克服“少数评委选人”等现象。 4市长视频挑选“准副手” 万名评委都到现场?其实,并不是每一个评委都需要到考试现场,可以通过视频会议远程打分。昨日5个珠三角地级市副市长职位的专题发言,就采取了这一形式,在省委党校设主会场,职位涉及的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5市各设一个分会场。380多名评委分别在6个考场同时对30名考生进行评价,其中也包括这五个市的市长。 有关负责人介绍,采用这种方式,一方面是让职位所在市的干部群众提前介入对人选的选择,改变过去只有到考察阶段才真正介入的做法,使用人单位对人选享有更充分的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节约面试工作成本的考虑。 ■权威点评 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 答题切忌 面面俱到 昨天,有考生和评委反映,珠三角发展、宜居城乡、品牌战略……这些专题发言题目太大,不是太针对所报考的职位。 对此,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说,题目范围不能太窄、太专业,这对一些考生不公平。题目出得大,就是要让每个考生都有话说,但要答好又不容易,关键要有独到见解。 针对昨天很多考生面面俱到、分了十几个点作答的答法,这位负责人认为,这样看似全面,其实蜻蜓点水,吃力不讨好。比如回答珠三角发展战略时,可以从产业、人才、外贸、交通、体制机制等角度中,选择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切入作答,将其说透。切忌“撒胡椒粉”,洋洋洒洒,漫无边际。 “这不是7分钟定输赢。”该负责人说,这次公选是多环节、多侧面考察,功夫在平时。如果平时没有思考,要在14分钟的准备时间内答好题,而且要出新意、有独到见解,这是不可能的。 ■考题扫描 「珠三角地级市副职」 评委难辨过江龙本地虎 最受关注的五个副市长将在这个考场的29名考生中产生,跟其他考场相比,这里的气氛显得更紧张一些。 如何解放思想,以国际视野战略思维谋划珠三角发展?题目紧扣当前广东热点。1号考生一上台就“语出惊人”———“当今有一个说法,说中国是世界工厂,印度是世界办公室。这个说法既肯定了广东加工业在世界的地位,同时也指出了服务业相对滞后。” 点出症结,他也开出了药方———珠三角要做好四种角色:既要做世界工厂,又要做世界办公室;既要做科教集散地,又要做人力资本的容纳地。同时坚持社会保障主义,解决民生问题,拉动内需促进经济转型。 腾笼换鸟、产业升级、珠三角都市圈……接下来,轮流上场的考生对广东政策的熟悉让评委都不得不佩服。“很难从他们的发言中感受谁是过江龙,谁又是本地虎!” 对广东已有政策如数家珍,但另一个侧面则是创新思维不够。一位评委评价说,基本上是对广东现有政策的一个论述,但提出新见解、新方案的鲜有,所以让人觉得缺少真知灼见。 「省属国有大型企业副职」 “毒奶粉”成竞聘热门话题 企业实施品牌战略需要长期不懈努力,但在经营中稍有不慎,就会使已有品牌毁于一旦。影响甚至断送企业发展。你认为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中应注意哪些? 这个关于“品牌战略”的题材,让考生很容易联想到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三鹿奶粉事件。不少考生将此作为反面教材进行论述。有考生认为,三鹿品牌的沦落,除了企业责任感严重缺失等原因之外,跟三鹿集团在事发后的危机公关不到位也有关系。 ■考场花絮 广州:“自报家门”考生成绩取消 这次广州市拿出20个市管职位,是拿出职位最多的市。总共有560多名考生报考,120名考生进入面试。按照规定,考生面试如泄露单位、姓名、籍贯等重要个人信息,立即按照作弊处理。昨天上午专题发言环节,仍有个别考生习惯于自我介绍的“开场白”,“我是×号考生××”脱口而出,现场一片惊愕,该考生随即被取消成绩。“应该是特别紧张导致的口误。”现场评委惋惜地说。虽然不计算成绩,但考官们还是安静地听完了考生的发言,“尊重考生来之不易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南方日报记者许蕾穗组岩 珠海:全省最年轻考生是80后 本次进入珠海市管职位面试的36位考生,平均年龄31.9岁,其中年龄最小的是“80后”,才25岁,这也是本次公选全省年龄最小的考生。这位内地来的考生说,这是为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搭建的平台,“以平常心对待,不看结果,重在参与。”
7分钟的发言时间对不少考生来说还是略显紧张。南方日报记者卢慧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