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6名市属医院院长履新,其中5名经过竞争性选拔产生。自2月中旬开始的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竞争性选拔市属三甲医院院长工作顺利完成。
以管理职业化为导向
此次竞争性选拔院长注重医院管理能力和工作实绩。尽管这5名院长均有临床医疗专业背景,但更具有丰富的医院管理经验和较高的管理水平,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医院管理上,并取得了良好的工作业绩,大多数到任者都有两个以上副院级管理岗位的工作经历。
以注重群众公认度为导向
这5位院长均通过了民主推荐,并在面试环节脱颖而出,在差额考察时更得到了所在单位干部职工的普遍认可和较高评价,民主测评的同意率和总体评价优秀称职率均在90%左右。
以个人意愿与岗位相匹配为导向
市医管局党委在确定任用人员时,注重人岗相宜,综合考虑个人意愿、思维能力、经历经验、管理能力与市属医院院长岗位要求的匹配程度,最终确定了5位院长。
以交流任用为导向
5位新院长中有4位离开了原单位,实行了交流任职,更有利于医院管理创新和医院文化的融合提升。通过竞争选拔产生新院长的岗位分别是北京安贞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和首都儿科研究所所长。
竞争性选拔和交流任职将成为常态
首次竞争性选拔市属三甲医院院长,是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科学落实管人职能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对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发现人才、用好人才、储备人才、优化医院领导班子的有益探索。市属医院院长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5位新院长平均年龄47岁。随着公立医院改革发展进程,今后还将陆续采用多种方式面向社会、面向行业竞争性选拔医院管理人才。对市属医院院长、副院长等干部的使用,都将以公开、透明的方法产生,竞争性选拔、交流任职将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