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丰县公开选拔农村中学校长(副科级)公告
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加大竞争性选拔任用干部工作力度,提高选拔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省委、市委有关精神,经县委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公开选拔2名中学校长(副科级),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公开选拔的职位、职数
西牛中学校长1名、新田中学校长1名。
二、公开选拔的范围和资格条件
(一)范围:在本县教育系统符合资格条件的人员中进行公开选拔。
(二)资格条件
报名参与公开选拔的人员,应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近三年年度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等次;身体健康。此外,还应同时具备以下资格条件:
1、具有一定的教学组织和学校管理能力;
2、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大专及以上学历(含非全日制教育取得的大专及以上学历);
4、各中心小学校长;中学的现任校长或副校长;信丰中学、信丰二中和教师进修学校的现任中层正职干部(含信丰中学、信丰二中工会副主席);县教育局机关具有上述任职经历的现任正股级干部(所有任职均须2年以上);
5、年龄原则上在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1966年9月30日以后出生),连续三年被县人社局考核评为优秀者可放宽至48周岁(含48周岁,1963年9月30日以后出生)。
(以上资格条件中的年龄、学历、职务和任职年限计算截止时间为2011年9月30日)此外,属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报名:
1、正在接受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的;
2、在党纪、政纪处分所规定的限制使用期内的;
3、受过司法机关刑事处罚的;
4、有其他规定期限不能提任的。
三、公开选拔的方法和步骤
(一) 报名(10月8日-9日上午)
采取本人现场报名的方式,符合条件人员自行到县委组织部报名,报名时由工作人员对资格条件进行初审。
(二)资格审查(10月9日下午)
每个职位符合资格条件的报名人数按1:6的比例,应不少于6人,否则取消该职位的公开选拔。资格审查贯穿公开选拔的全过程。
(三)笔试(10月13日上午)
笔试试卷内容参照《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规定的公共知识和公选职位的相关业务知识设置,各占50%的比例。考试以闭卷的方式进行,按百分制出卷。
(四)面试(10月15日上午)
按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确定面试人员,参加面试的人数按公开选拔职数1:4的比例确定,即取前四名参加面试(如最后一名有成绩并列者,一并列入面试)。面试试题按《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规定的有关内容和本次公选职位的相关业务知识设置,评分规则按百分制进行。
(五)组织考察(10月16日-17日)
考察对象按照笔试、面试总成绩从高到低、按公开选拔职数1:3的比例确定,即取前三名为考察对象(如最后一名有成绩并列者,一并列入)。
(六)研究决定
按公开选拔职数1:2的比例分别提出两名差额对象提交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各一名拟任人选。
(七)公示
对拟任人选面向社会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
(八)任职
实行试用期制,试用期一年。
三、报名时间、地点及有关事项
1、报名时间:10月8日-9日上午12时。
2、报名地点:县委组织部会议室(县政中心A栋六楼)。
3、报名有关事项:报名对象须上交《信丰县公开选拔农村中学校长报名登记表》打印稿一式两份,报名时还要提供学历、身份证等有关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一式一份,近期2寸免冠正面彩照3张。
信丰县公开选拔农村中学校长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9月27日
附件下载:
附:
信丰县公开选拔中学校长(副科级)报名登记表
姓 名 |
|
性 别 |
|
出生年月( 岁) |
( 岁) |
照片
(二寸正面免冠彩照) | |||||||||
民 族 |
|
籍 贯 |
|
出 生 地 |
| ||||||||||
入 党
时 间 |
|
参加工
作时间 |
|
健康状况 |
| ||||||||||
专业技术职务 务 |
|
有何爱好
及特长 |
| ||||||||||||
学历
学位 |
全日制
教 育 |
|
毕业院校
系及专业 |
| |||||||||||
在 职
教 育 |
|
毕业院校
系及专业 |
| ||||||||||||
工作单位及职务 |
| ||||||||||||||
本人联系电话 |
| ||||||||||||||
简
历 |
| ||||||||||||||
奖 惩 情 况 |
| ||||||||||||||
近三年
年度考
核情况 |
| ||||||||||||||
主
要
家
庭
成
员
及
社
会
关
系 |
称谓 |
姓名 |
年龄 |
政治
面貌 |
工作单位及职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审
核
意
见 |
初审人(签名): | ||||||||||||||
复核人(签名): | |||||||||||||||
(本表一式两份,双面打印) 填表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