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干部,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拓宽党委选人用人视野,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经市委研究决定,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一批科级领导干部。
一、公选职位、报考范围及条件
(一)公选职位
此次统筹公选科级领导干部136名,其中市级部门科级职位10个、县级部门科级职位56个、乡镇(街道)职位70个。职位分为面向全省(全市)统筹公选、面向本县市区定向公选两大类。
(二)报考人员范围及条件
除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和关于任职回避的有关规定,同时满足基本报考条件和职位具体条件人员,可以报考。对高层次专业人才在报考条件上适当放宽,其中对全日制硕士及以上相关专业研究生毕业人员报考,可不受身份、职称、工作(任职)年限限制,年龄可放宽到42周岁以下;对具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人员报考,可不受身份、工作(任职)年限限制,学历可放宽到大学本科,年龄可放宽到42周岁以下。报考正科级职位,须担任副科级职务满2年。基本条件与职位条件不一致的,以职位条件为准。
1、面向全省(全市)统筹公选职位
报考范围包括全省(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全省(全市)国有企业、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担任中层以上管理职务2年以上的人员或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年龄应在38周岁以下,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近三年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等次,有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2、面向本县市区定向公选职位
报考范围包括职位所在县市区的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本县市区内国有(控股)企业担任中层以上管理职务2年以上的人员或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本县市区在岗的大学生村(社区)干部、西部计划志愿者、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者、社工百人计划志愿者、特岗老师等五类基层服务人员(以下简称“基层服务人员),在任的建制村(社区)书记主任。其中:机关单位在编在岗人员报考应在40周岁以下,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参加工作满3年;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报考应在40周岁以下,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可放宽到大学专科学历),参加工作满3年;国有(控股)企业人员报考一般在40周岁以下,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基层服务人员必须在基层服务满2年并考核合格,年龄35周岁以下;在任村(社区)书记主任报考必须连续担任书记主任满3年,年龄43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本人及所在村(社区)受到市委市政府及以上表彰的可放宽到中专(高中)学历。北川、平武的事业人员报考本县市区职位,学历可宽到大学专科。
各职位的具体报考条件详见职位表。本次公选年龄、任职时间、党龄、工作(服务)年限等计算均截止2011年4月30日。
3、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报考:
正在受司法机关立案侦察、纪检监察部门立案审查的;正在党纪政纪处分所规定的提拔使用限制期的;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行政拘留的;有违反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造成恶劣影响的;试用期未满的新录用公务员、新聘用事业干部,或与用人单位签订最低服务年限且服务期未满的公务员或事业干部,通过统筹公选任现职且不满3年的干部;近三年内参加各类聘用、录用、公选考试有舞弊行为者,或在统筹公选中经党委研究决定任用之后放弃任职者;近三年有年度考核为不称职(不合格)或基本称职(基本合格)等次者;存在计划生育、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一票否决”情形的人员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时间安排
此次公选从4月下旬启动,5月底基本结束。具体安排为:4月27日开始发布公告。4月28日-5月4日上午9:00-12:0、下午1:30-5:00(节假日不休)。5月6-7日发放准考证,5月8日笔试,面试时间另行通知。
三、报名须知
市级部门公选职位在市委公选办报名;县市区公选职位在职位所在县市区委组织部报名。对交通不便的考生可通过传真方式进行预约报名,但事前需与各报名点联系咨询。凡具备报名资格条件的,每人限报考一个职位,服从调配的需在报名登记表上注明。
报名时须持本人身份证、单位证明(须注明报考人员基本情况、工作经历、年度考核等情况)、学历学位证以及报考职位要求的相关证件(任职文件、职称证书、从业资格证书等)原件和复印件2份,交近期两寸同底免冠正面彩照4张,如实填写《绵阳市2011年定向公开选科级领导干部报名登记表》一式两份并由所在单位签署意见。报考人员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凡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即取消参考资格和任职资格。
现场报名的当场进行资格初审,预约报名的在领取准考证前在各报名点进行资格审查。经资格初审合格的报名人数与选拔职位的比例一般不低于10:1,专业性强、要求特殊的职位不低于6:1。经调剂后仍达不到开考比例的职位予以取消。
四、考试考察任用
笔试实行统一命题,分市上考点和县市区考点组织考试。(具体时间、地点以准考证为准)。考试按照中共中央组织部《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2009年9月修订)规定进行。面向本县市区定向公选职位,根据需要可设定加分项目,合并计入笔试成绩(详见各县市区公选公告,最高加分不得超过10分)。根据笔试成绩按照5:1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参加面试人员。
面试拟在5月中旬进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面试实行“考官+评委”大评委结构制,考官面试占70%权重,评委面试占30%权重。根据笔试40%、面试60%折算考试总成绩,按总成绩不低于2: 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体检对象。体检按照公务员体检的有关标准执行,不合格者依次递补。体检合格者,作为差额考察对象。
组织考察由职位所在县市区委、市级部门党组(党委)负责。根据考试综合成绩和组织考察等情况,结合岗位实际需求,由职位所在县市区委常委会(全委会)、市级部门党组(党委)集体讨论,差额票决确定拟任用人选并进行公示(无合适人选的经集体研究可以空缺)。公示期满无影响任用情形的,报市委公选办审查,并按规定办理任职手续。公示中发现有影响任职情形的,取消拟任资格,空缺名额是否递补由职位经集体研究决定。
对非选任制职位的人员,实行一年试用期,试用期满,经考核不胜任的人员,免去所任职务;对选任制职位的人员,任职满一年后,对其进行考核,不胜任者,依法免去所任职务,一般按公选前原任职务安排工作。公选任职干部一年内不得调动和调整工作职务;从非公有制企业、基层服务人员、村(社区)干部中公选产生的乡镇科级选任领导干部在当选后的第一个任期内不得调离乡镇工作。
五、组织领导
绵阳市委统筹公选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次公选的统筹指导,市委公选办和县市区委组织部负责日常工作。公选公告、考试成绩、人选公示等相关内容,在绵阳市委组织部网站http://zzb.my.gov.cn(政务网)和http://10.6.22.1(党政网)发布。未尽事宜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公选办)负责解释。本次公选由市纪委(监察局)和市委组织部干部监督科、信访科全程监督(监督电话:0816-12380)。此次公选不收取报名费,不组织任何形式的考前培训。
市委公选办咨询电话:(0816)2537520,传真2534662
地址:绵阳市高新区火炬大厦市委组织部320室
各县市区委组织部报名点咨询电话:
涪 城 区 公 选 办: 0816-2233983
游 仙 区 公 选 办: 0816—2273215
安 县 公 选 办: 0816—4336136
盐 亭 县 公 选 办: 0816—7121139
梓 潼 县 公 选 办: 0816—8227621
北川羌族自治县公选办: 0816—4822937
平 武 县 公 选 办 : 0816—8823687
附2:面向县市区定向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职位表.xls
附3:绵阳市2011年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报名登记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