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德灿)“这一年的试用,让我感觉到了一种脱胎换骨的变化,思维、行为习惯得到了极大改变,一年实践胜过了大学四年苦读!”近日,温小倩从公示上看到自己被正式录用后,激动地告诉记者。
去年9月,温小倩与其他159名大学生一起,经过笔试、面试、体检、考察、公示等程序,被章贡区安排到有关镇、村试用一年,今年国庆前通过考核、考察、述职、测评、面试、公示等环节,97人被赣州市章贡区正式录用为事业单位干部。
“会考不会干”,是传统招聘、选拔干部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为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章贡区把招聘对象的分数和实际能力结合起来,让入围人员在基层一线进行马拉松式的“大考试”。被安排到水西镇敬老院工作试用的赖文彬,过去在家从来不做家务,在这里却要负责除做饭之外的一切大小事务。一年下来,尽管受了不少委屈,但他却坚持下来了,老人们都亲切地叫他“赖院长”。和赖文彬一样,所有入围人员扑下身子,自我加压,很快从一名大学生转变成了科学发展的调研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克难攻坚的战斗员、维稳促和的协调员。
为了破解招聘考核中存在的“以分数取人”问题,该区把票数与实绩结合起来,给每个入围人员建立《绩效档案》,内容包括每日工作记录、每周工作评价、每月工作小结等,最后由镇党委考核领导小组审核,形成对被考核人当月的综合评价及得分。水东镇七里村党支部书记张后金说:“绩效档案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引着这些大学生把工作做实做好。他们对工作的认真刻苦,也感染、激活了村‘两委’干部,大家形成了一种相互较劲的良好局面。”
实行大差额淘汰制,是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必然趋势。章贡区这次干部招聘规定“择优录用50%至70%”入围人员,意味着至少有48人要被淘汰。差额淘汰机制促使每名入围人员绷紧工作之弦,毫不懈怠地对待每项工作。水东镇红星村试用人员徐颖深有感触地说:“谁都怕淘汰,谁都可能被淘汰。因此,每天都得严格要求自己,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我都提醒自己要全力克服。”
采访感言: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提高竞争性选拔干部质量,是招聘、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大趋势。章贡区在事业单位招聘干部工作中创新机制,把分数和能力结合起来,把票数与实绩结合起来,把群众评议与招聘选拔结合起来,较好地破解了“会考不会干”、“以分数取人”、“一考定终身”等问题,探索出了一条选人育人用人的新路子。这一做法,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