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定不辜负组织的期望,在新的岗位上磨砺自己。”伍家岗区5名公推竞选出的副科级领导干部在接受组织谈话时,作出庄严承诺。
拓宽视野 不拘一格选人才
伍家岗区积极探索实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借鉴深圳和湖南岳阳等地改革经验,面向全区公开选拔4名副局长、1名乡纪委书记。在全市率先试行部分副科级领导干部公开推荐、差额竞争选拔制度。消息一经公布,全市瞩目。
如何选出组织放心、群众公认的干部?伍家岗区拓宽视野,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打破身份年龄限制,将选拔范围从党政群机关拓展到全区所有参公事业单位和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具有干部身份的人员。在学历和工作年限上放宽条件,不要求第一学历为大学本科,规定凡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都可以报名。分职位推荐选拔,参加公开推荐选拔人数、考察人数、进入面试人数与公推职位数的比例分别是4:1、3:1、2:1。
公告下达后,在短短1天的报名时间里,就有89人踊跃报名。通过严格的资格审查,80名干部获得“入场券”,其中本科学历73人,研究生学历7人。多为年龄在35岁以下的青年才俊,最小的年仅22岁。单个职位的竞争比例都达到了4:1的要求。
差额票决 制度改革领风骚
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是公推成败的关键,也是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因此,区委决定,公推全过程采取差额票决的方式进行。
此次公推差额票决竞选科级领导干部不仅在市内开创先河,在省内也尚属首例,是创新领导干部初始提名制度,积极探索公推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7月30日,区委全委会召开,26名委员进行无记名投票,得票多的前四名被确定为推荐拟任人选考察对象。根据区委全委会议提名推荐结果,由区委常委会议按每个职位1:3的比例研究确定各职位拟任人选考察对象。7月31日、8月1日,区委组织部进行组织考察。8月2日,经区委常委会议投票表决,每个职位确定了2名拟任建议人选。8月3日,伍家岗区为此次干部选拔工作召开第二次全委会,5个职位的10名拟任建议人选进入面试,现场发表竞职演说,区委书记、区公推竞选部分副科级领导干部工作小组组长蔡建国同志为每名面试人员“量身定制”一个问题,紧扣伍家区当前一些重点工作,如项目建设、科学发展、干部队伍建设等,针对性很强。26名区委委员再次担当评委,现场进行无记名差额票决,各个职位产生1名拟任人选。
强化监督 严明纪律保公正
增强透明度。该区纪委、监察局和组织部干部监督科派人全程参与了这次公开选拔工作,着力监督公开选拔程序、报名资格条件、面试、考核、任职等重要环节,确保了组织监督。从组织报名到任职,每个步骤都及时在伍家岗区政府门户网站及相关媒体公布,确保了群众知情权和媒体监督,充分体现了群众和媒体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严明工作纪律。公开选拔是一项政策性和原则性都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区纪委、区监察局专门印发了《关于公开推荐选拔中进一步严肃组织人事纪律的通知》,还成立了专门督察组。本次公选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对于具体参与承办这次公开选拔的同志,要求他们增强党性观念、纪律观念和责任意识,恪尽职守、一丝不苟,自觉做到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参加公开选拔的干部负责。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严守干部人事工作纪律,严格按照公选工作规定的内容和程序操作。参加公开推荐选拔的报名人员,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如实填写《个人自荐表》。不准弄虚作假,不得拉关系、走后门、托人情、写条子,影响和干扰公开推荐选拔工作的正常进行。对违反规定的,一经发现,取消资格,严肃查处,并记录在案;对情节严重的,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组织推荐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希望本着对组织和干部负责的态度如实填写《组织推荐表》。在投票提名过程中,区委委员们要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确保公开推荐选拔工作顺利进行。坚决禁止打关系分、投人情票。
选出导向 风清气正千帆竞
“每个步骤都公开透明,推出来的干部也让我们信服!”参加竞选的干部们这样评价一路参加公推的感受。这次公推,选出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选出了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
公推进一步优化了科局级领导班子结构,并储备了人才。从年龄和知识结构来看,公推出来的5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平均年龄34.4岁,2人为研究生学历,3人为大学本科学历。对于进入面试阶段没有被录用的其他5名年轻干部,区委全部纳入乡(科)级后备干部进行跟踪培养。
公推中,坚持机会平等、公平竞争的原则,产生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和激励效应。许多党员和干部通过公推深切地感受到,只有平时勤奋学习,干好工作,才有竞争的实力。目前,一种注重学习、抓好工作的良好风气正在全区广大干部中形成,各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应酬少了,读书学习多了;怨天尤人、发牢骚的少了,埋头苦干的人多了。(伍组)
湖北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