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职演讲是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常用环节,这次我们有一些新的尝试,把以往‘公推公选’中采取的演讲答辩改成演讲辩论,通过引入带有对抗性特点的辩论环节,让参选人充分发表意见看法、展示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在比较中看高低、定胜负。”《生活常州》昨日获悉,武进区在全区范围内全程差额公开选拔10名镇长人选,这在常州市尚属首次。
86人报名参与选拔
据了解,此次选拔的范围为全区各镇、开发区(街道)、区级机关各部门中,符合条件者均可报名。
符合哪些条件可以参与选拔?根据武进区委组织部制定的《武进区2010年全程差额选拔镇长人选的实施意见》,报名资格条件为,公务员身份;中共党员;有5年以上工龄;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1965年1月1日以后出生;一般应具有基层工作经历(包括抽调拆迁、双扶、双下双挂等);现任正科职领导职务的,任职时间不作要求,现任副科职领导职务的,任副科职时间需满2年(截止到2010年6月30日)。
据介绍,报名工作从7月10日开始至7月14日结束,共有86名符合条件的干部报了名,平均年龄为39.4岁,女干部有13名。
选拔主要历经6道程序
按照《实施意见》,此次选拔以“三轮差额、两轮考评”为主要内容,具体选拔程序为,发布公告、组织报名与资格审查,进行差额民主推荐,进行适岗能力考评,组织公开差额竞职,开展组织考察,进行差额票决。
报名结束后就进入差额民主推荐程序。“民主推荐有点类似于投票,参会人员根据公告规定的基本条件、资格条件、报考人员的基本信息和工作业绩等情况,进行民主推荐。”据一位参会的相关人士介绍,按得票多少最后确定36名人选进入下一个选拔程序。
接下来便是“适岗能力考评 ”,适岗能力考评包括能力素质测试和能力素质评价两部分。两者结果相加综合成适岗能力考评得分。根据差额民主推荐情况和适岗能力考评得分,分别按照60%和40%的比例计算出个人综合得分。根据个人综合得分的高低确定18名人选进入差额竞职程序。“这一个程序中,36名人选要参加‘笔试’。”
差额票决出10名候选人
选拔非常关键的一个程序是“差额竞职”。在这一程序中,召开竞职大会,由差额竞职人选进行现场演讲与辩论,并组成专家评委组进行评分。演讲与辩论结束后,参加公开竞职大会的人员现场进行投票。根据专家评委组评分和其他与会人员现场投票情况,分别按照40%、60%的比例计算出个人差额竞职得分。根据差额竞职得分高低确定10名人选作为考察人选。
接下来就是“组织考察”程序,按照干部考察工作的规定和要求对考察人选进行组织考察。考察人选经组织考察合格后列为镇长初步人选,进入区委常委会“差额票决”程序。
另据介绍,本次全程差额选拔镇长人选分两个阶段组织实施,在第一阶段,采取定职不定岗的方式,差额选出10名初步人选。 第二阶段,采取定职定岗的方式,在第一步选出的10名初步人选中,差额决定担任具体岗位镇长职务的人选。
创新型选拔方式更科学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拔,这些都是今后选拔领导干部的常规手段,这次选拔我们也有一些创新。”武进区委组织部一位人士说,这次差额选拔,采取了“两个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是采取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相结合,集中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两种方式的优势,与单一的公开选拔或单位内部的竞争上岗相比,这种面向全区进行镇长职位的竞争性选拔针对性更强,选拔视野更宽,竞争程度更加激烈;另一方面是定职不定岗选拔与定职定岗选拔相结合,先是采取定职不定岗的方式,一次集中选拔一批镇长人选,再采取定职定岗的方式,选拔具体到哪个乡镇岗位的人选,在相对优秀的群体中进行集中选拔,保证选拔质量,由“量的竞争”转化为“质的竞争”,实现对竞争人选的通盘考虑、统筹安排,防止了不同岗位报名和竞争人数畸多畸少、整体素质不平衡、适岗性不够强等问题。
“竞职演讲是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常用环节,这次我们也有一些新的尝试。 我们把以往‘公推公选’中采取的演讲答辩改成演讲辩论,通过引入带有对抗性特点的辩论环节,让参选人充分发表意见、展示多方面的才能,在比较中看高低、定胜负。”这位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