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在线讯 昨天,我市召开动员会,推出10个副局级领导岗位和34个科级领导岗位开展分类有限公选和跨部门竞岗交流。这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常委会精神,围绕“打造生态城市,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特色产业,构建和谐民生,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目标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关键之举;更是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要求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的困难挑战。转型升级抓关键,推优荐贤招英才。我们能否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克服挑战、迎难而上,关键在于是否具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开展市分类有限公选和跨部门竞岗交流工作,有利于在更广的范围内发现和选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人才,解决好经济发展与人才紧缺的矛盾;有利于打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之间的人才壁垒,促进优秀人才的合理流动;有利于把高素质、高层次人才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从而更好地为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提供人才支撑。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广开举贤荐能之路,拓宽党政干部选拔来源,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市委对开展竞争性选拔工作十分重视,1993年首次公选以来,市级层面先后8次公开选拔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93人;各县(区)累计23次竞争性选拔乡科级领导干部172名。实践证明,竞争性选拔是拓宽党政干部选拔来源的重要途径,是广开举贤荐能之路的有效举措,有利于拓宽选人用人视野,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深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关键是要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要求,坚持用好的制度和好的作风来选人用人。通过分类有限公选和跨部门竞岗交流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落实群众在干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实现依靠多数人选人、在多数人中选人、选群众公认的人,促使一批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进入组织视野、接受组织挑选,切实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努力营造“凭实力竞争、让真才胜出”的良好环境和用人导向,从而不断提高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
我们深信,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参与下,这次分类有限公选和跨部门竞岗交流工作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