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6月6日讯 据定西日报报道(通讯员 霍杨军)近年来,渭源县把加快培养优秀年轻干部作为事关全县长远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通过活源头、精培育、重任用、严管理等举措,打造年强干部成长“绿色通道”。
广辟年轻干部来源渠道,先后组织实施选调生“源头计划”、大学生村官“曙光计划”、优秀大学生“接力计划”,招录高学历年轻干部22名、大学生村官55名,招聘西北师大等高等院校优秀毕业生230人到镇街及教育、卫生、农林等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干部队伍整体结构趋于年轻化。2013,全县35岁以下干部比例达28.5%。
精培育,鼓励支持年轻干部积极参与在职进修,提升年轻干部能力水平。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为主阵地,先后对年轻干部进行集中轮训累计达240多场次;组织400余名年轻干部参与“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接地气,提能力;选派4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招商引资、工业园区、信访维稳、联系群众一线挂职锻炼;围绕“机关转作风、干部受锻炼、群众得实惠”目标,组织年轻干部深入基层访民情、问民忧、解民困,先后组织年轻干部结对帮扶群众1740人,化解矛盾纠纷700余起,办实事好事2500余件。
加大竞争性选拔,放宽身份、任职年限等条件,搭建公平竞争的平台,打开年轻干部成长“绿色通道”。14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副科级岗位任职,并对进入考察环节的28人纳入领导后备干部队伍。对在岗位上做出突出成绩的年轻干部大胆提拔任用,特别重视从基层一线优秀年轻干部中发现人才。及时推荐补充到领导后备干部队伍,近两年全县从各个方面发现储备优秀年轻后备干部达460余人,占全县后备干部总数的80%以上。
严管理,实施年轻干部访谈制度。通过走访调研、谈心谈话、座谈交流,及时了解年轻干部动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增强干部培养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年轻干部跟踪考察制度,重点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及时调整后进干部,切实加强培养和管理;建立年轻干部“传帮带”制度,采用由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经验丰富的老同志“1+1”结对帮扶的办法强化对年轻干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