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台区把加快培养优秀年轻干部作为事关全区长远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通过活源头、精培育、重任用、严管理,多措并举,打造年强干部成长“绿色通道”。
活源头。金台区委通过激活源头,广辟年轻干部来源渠道,快速发展壮大年轻干部队伍。先后组织实施选调生“源头计划”、大学生村官“曙光计划”、优秀大学生“接力计划”。近年来,通过省市招录西交大等高等院校高学历年轻干部22名、大学生村官55名,有16名村官进入行政干部队伍;招聘陕师大等高等院校优秀毕业生230人到镇街及教育、卫生、农林等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到2012年底,全区共有干部职工1788人,其中35岁以下干部510人,占总人数的28.5%,30岁以下干部204人,占总人数的11.4%。通过广开年轻干部“入口”,全区年轻干部队伍增幅逐年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结构趋于年轻化。
精培育。针对年轻干部工作中缺乏基层实践经验和群众工作方法等普遍问题,精心培育,提升年轻干部能力水平。一是鼓励在职学历进修。支持年轻干部积极参与在职进修,对参加学历教育取得研究生以上学历的给与50%至100%学费补贴。二是锤炼党性修养。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为主阵地,依托“金台大讲堂”、党校自主选学、多层次专题培训“三位一体”教育平台,每年对年轻干部轮训一次,近年累计举办政治理论、党性修养等专题培训班240多场次,参训年轻干部达17000余人次。三是强化实践锻炼。组织400余名年轻干部分赴102个村、51个居民社区参与“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接地气,提能力;选派4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招商引资、工业园区、信访维稳、联系群众一线挂职锻炼;组织近百名35岁以下领导干部和村社区干部参加“万名干部东部行”活动,“走出去”解放思想、开拓眼界、提高本领。四是注重作风养成。围绕“机关转作风、干部受锻炼、群众得实惠”目标,年轻干部深入基层访民情、问民忧、解民困。近年来,全区共组织年轻干部结对帮扶群众1740人,化解矛盾纠纷700余起,办实事好事2500余件。通过实践,广大年轻干部筑牢了群众观点,为民服务的综合能力迅速提高。
重使用。针对年轻干部发展空间不足和成长缓慢等问题,多种渠道大胆选用优秀年轻干部。一是充实领导后备干部队伍。对在本职岗位上政治业务素质好、成绩比较显著、群众公认的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干部以及各类人才库资源中的优秀分子,及时推荐补充到领导后备干部队伍,近两年全区从各个方面发现储备优秀年轻后备干部达460余人,占全区后备干部总数的80%以上。二是大胆使用。坚持重资历而不唯资历,对在岗位上做出突出成绩的年轻干部大胆提拔任用,特别重视从基层一线优秀年轻干部中发现人才。三是竞争性选拔。放宽身份、任职年限等条件,搭建公平竞争的平台,打开年轻干部成长“绿色通道”,14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副科级岗位任职,并对进入考察环节的28人纳入领导后备干部队伍。
严管理。针对年轻干部成长监管制度流于形式和监管不到位情况,突出从严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和建立健全各项监督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年轻干部的经常性管理。一是实施年轻干部访谈制度。全区各级领导干部通过走访调研、谈心谈话、座谈交流,及时了解年轻干部动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增强干部培养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完善年轻干部跟踪考察制度。加强跟踪培养,动态考察年轻干部成长情况,重点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及时调整后进干部,切实加强培养和管理;三是建立年轻干部“传帮带”制度。采用由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经验丰富的老同志“1+1”结对帮扶的办法强化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四是建立联系通报制度。组织基层单位召开联席会议,多角度、全方位了解掌握年轻干部成长情况,及时纠正年轻干部中出现的苗头性问题,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