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科级职位打破“一考定音”
各单位可自行选择竞岗模式,突出群众公认和工作实绩考核
![]() |
李 华绘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是选人用人的方式之一,如何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科级职位选拔的思路和举措,调整竞岗范围,不搞“凡提必竞”;实行“1+X”模式,打破“一考定音”;坚持党管干部,“凭实绩论英雄”。“此举旨在破解‘干得好不如考得好’、‘能干不能考’、选拔程序复杂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竞争性选拔工作,引导干部在实干、实绩上竞争。”南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班忠柏说。 调范围:不再“凡提必竞” 此前,南宁有科级职位空缺时,往往采取竞争上岗配干部,模式较为单一。今年初,中央颁布了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其中明确:领导职位出现空缺,本单位本系统符合资格条件人数较多且人选意见不易集中的,可以进行竞争上岗。这就奠定了竞争上岗的基调,也给“凡提必竞”刹了刹车。 根据中央规定,南宁结合本地实际,创新科级职位选拔的思路和举措,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南宁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科级领导职位竞争(竞聘)上岗工作的通知》,调整竞岗范围,明确涉及重要机密和国家安全等不宜公开竞争、本单位本系统符合资格条件人数达不到1∶2比例、本单位本系统有符合资格条件人选且人选意见集中等3种情形的职位,可以不开展竞争(竞聘)上岗,各单位采取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等方式选拔。 为避免规则滥用、搞用人“一言堂”,南宁规定“人选意见集中”的衡量标准,在本单位本系统会议推荐和谈话推荐得票率未达50%以上的不能视为人选意见集中,并要求各单位党组(党委)对推荐结果慎重研究,将不开展竞争上岗的情况书面请示市级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同时,对实行封闭管理的开发区,赋予更灵活的用人机制,由开发区党工委自行制定聘任办法。 专家分析,竞争上岗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拓宽选人视野、打破论资排辈上具有积极作用,但不能“凡提必竞”、把竞争性选拔作为主要甚至唯一方式,干部选拔应符合岗位的实际需求,讲究灵活性和多样性,如此才能避免在选人用人上的“一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