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7日新媒体专电 每年两会前后,资本市场都会出现一波“行情”——原因很简单,政策指导投资,既有前景,又关乎“钱景”。
2014年,哪些行业会成为投资者眼中的“宠儿”?哪些产业可能在大环境的推动下扶摇直上?哪些领域仍然面临调整的阵痛?……面对这些问题,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已读出诸多端倪。
凝聚希望与梦想的“宠儿产业”
作为“饲料大王”、金融产业的参与者、旗下500多家企业遍布15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企业家,全国人大代表、四川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说,眼下让他最关注的产业方向,就是“给市场带来全面变革”的移动互联网产业。
他说:“像腾讯、阿里,是万亿市值大发展、富可敌国不得了,现在不要说钢铁、汽车企业比它们差得多,甚至大银行都赶不上,这就是方向,因为人家创新做得好,市场的游戏规则也变了。”
方向变了、规则变了、市场变了——在今年的两会上,这是很多代表委员谈及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时经常提及的关键词。而在他们看来,政府工作报告也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一形势变化,字里行间,一批未来的“宠儿产业”已经跃然纸上。
要关注能够增加居民消费能力、带来消费新热点的关键产业——全国政协委员迟福林说,这些产业包括4G通信、宽带、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物流、快递等,“做好这些产业,才能充分释放十几亿人口中蕴藏的巨大潜力。”
能够保证经济“稳增长”意图的关键行业——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把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这就意味着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仍将保持较高的热度,“比如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国家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今年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水利投资700多亿元。政府投资的‘四两拨千斤’作用值得重视。”
推动中国在全球产业竞争中占据制高点的关键领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董事长贺禹说,报告提出,鼓励通信、铁路、电站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让中国装备享誉全球,“我们希望借此契机,推动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方案尽快开建,为高科技产业‘走出去’奠定基础。”
加速中国在全球经济重心转移过程中占据主动——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说,以加速开放为主旨的海洋经济大发展,是今年和未来一个时期内的耀眼热点,“包括广东在内的沿海沿边省区市正在掀起一轮‘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热潮,这里面蕴藏的中国和周边市场互动双赢的商机非常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