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于2013年下半年首次试点开展市级机关跨部门竞争上岗,17名青年才俊成功上位。这让更多年轻同志看到希望,“大家不再为本单位一时没有‘位子’,而丧失斗志。”重庆市公务员局副局长李淮说,“我市首次试点市级机关跨部门竞争上岗,是一次让人才流动起来的有益探索,意义深远。”
跨部门竞争上岗,内外循环,干部选拔改革试“深水”。这样的做法,既能让“论资排辈”靠边站,能够有效避免“近亲繁殖”,还能刹住跑官要官甚至拉票贿选的歪风。能够激发在职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活力,在盘活干部资源的同时,为年轻干部创造出巨大的提升空间。
然而,不管怎样的选拔形式,公开、公平、公正都永远是大前提。没有实质上的公开,选拔过程被蒙上一层不透明的薄膜,干部选拔仍将被神秘化,仍有可能被暗箱操作。竞争政策的公开、操作流程的公开、每次考试结果的及时公开,才能让竞争的过程经得起“考生”质疑,经得起群众拷问。公平公正永远是平等竞争的基本保证。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努力让人为因素影响降到最低,择优而用,组织才能选拔到真正的人才,竞争本身才更具说服力,也才能让胜者舒心,败者甘心。
跨部门竞争上岗作为人才选拔的一种创新举措,其本身突破了部门的限制,让良禽择木而栖。择优的选拔原则,为干部素质提升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动力;更为组织人事部门发现人才、起用人才、储备人才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充分证明有为才有位。年轻干部“不再为本单位一时没有‘位子’而丧失斗志”,对工作充满信心;“老”干部,也将不再幻想“非我莫属”,被“倒逼”着提升,否则,落后就要被比下来。
跨部门竞争上岗是干部选拔任用的一种积极而有益的尝试,为干部队伍建设吹来一缕清新的春风。但愿这样的尝试不要沦为一种作秀,有了首次,就应当总结得失,推进其“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通过对试点方案过程与结果的分析与改善,让干部选拔、单位竞争上岗,为更多有志向的年轻人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发展,对未来干部任用选拔发展方向与借鉴意义重大。
(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