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讯(记者韩旭)昨天,北京2014年为群众拟办的重要实事公布,拟办实事包括10个方面共27件。在今年拟办实事中,着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被列在首位,改善居民出行环境则涉及6件实事,是包含内容最多的一大门类。
2014年27件拟办实事中,着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方面4件,大力改善群众出行环境方面6件,进一步优化城乡生态环境方面3件,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方面1件,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方面2件,加大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方面2件,继续增强社区综合服务能力方面2件,不断提升群众健康水平方面2件,切实保障群众生活安全方面3件,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方面2件。
此前征集市民意见的30件初选项目中有4件项目未列入最终名单,主要是举办招聘会、新建或改造100个固定早餐门店、普及健康知识以及为5万余市民提供体质测试,增加的是“在全市21家市属医院全面开展分时段预约就诊,患者挂号后即可确定初步就诊时间”。
>>释疑
市民票选作实事编制重要依据
根据《北京市重要实事起草编制管理暂行办法》,重要实事数量应根据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求和本市财力实际确定。2013年拟办实事32件。去年底,北京拟定了30个初选项目作为2014年拟办实事,通过首都之窗接受市民投票,为何最终确定了27件?
有关负责人曾表示,过去,有市民反映实事里部分内容属政府或相关部门日常工作,因此不再强求实事数量,而是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从表面上看,近几年实事项目少了,但实际内容更浓缩、更扎实,市民得到的实惠并未打折。今年拟办实事的票选结果将作为调整、确定实事的重要依据。负责起草编制实事的小组会根据市民投票率设定中线或底线,然后将市民投票率高的实事纳入选项。
2014年拟办实事(部分)
居住
竣工10万套保障房居首
为解决百姓住房难问题,改善群众居住条件被列在拟办实事首位,共有4件关于住房方面的实事将在今年落实,涉及的单位有重大办、住建委等部门。
北京提出要进一步改善中低收入群众家庭住房条件,建设保障性住房7万套,竣工10万套。针对老旧小区住房条件简陋等问题,拟办实事中明确要进一步提高群众居住的安全感和舒适度,继续对老旧小区进行节能保温、抗震加固、公共区域整治(包括水、电、气、热、通信、无障碍等设施)等综合改造和简易楼改造,共计1000万平方米。同时,启动实施百万庄北区、南区居民住房改善等108个项目建设。
安全
1号线2号线加装安全门
地铁1、2号线安全门建设备受关注,在初选项目时列入改善出行环境方面,终稿该项目列入保障生活安全方面。
此外,在拟办实事中还提出,清理规范用于租住的238处地下空间,消除电线老化、消防设施缺损、通道堵塞等安全隐患。
同时,在322个街道(乡镇)配备1141套食品药品快速检测设备,对辖区食品药品实施及时有效检验检测,对不合格食品药品采取下架、退市等控制措施;完成药品安全信息公众查询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