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消费该怎么监督?这一直是个难题,因为“三公”消费的弹性太大,模糊区域太多。“管得住”的前提是“管得细”,浙江省乐清市建成的“三公网络监督平台”,将公务接待、公费外出、公车节假日入库和运行定位都管了起来。公款用餐理由何在?一餐饭吃了什么?外出考察是否合理?公车使用路径正常吗?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浙江乐清蹲点调查,见证了一张发票的流转报销以及外出考察的整个申请过程。
报销,怎么走流程?
2013年12月6日一早,乐清市国土局办公室副主任赵斌收到一份来函:今天,河南省国土厅同行要来乐清考察当地对低丘缓坡的综合利用。
拿着这份函,赵斌立即开始制订预算报告。考虑到审查步骤十分严格,赵斌非常用心,将事由、接待方案、花费预算等都详细制定出来,然后到国土局纪委书记处审核。
得到纪委书记“同意接待”的回复后,赵斌再回到电脑上,在三公网络监督平台输入事由:来访单位、姓名、人数等。因为对方的考察任务很紧,乐清是他们的第三个考察点,事先无法确定午餐地点和人数,赵斌当时做了3000元预算。提交上网后,下一步国土局纪委书记上网审核,在意见栏填写:同意接待。
考察团来了,果然时间安排很紧。临近中午,刚好在高速路口有个农家乐,于是就近吃了一顿午饭,实际花费1600元。
用餐完毕,赵斌要了菜单、价格表和发票。将这些票据扫描、录入,上传到三公网络监督平台。按照平台要求,每一笔消费不仅要上传发票扫描件,还要扫描上传菜单价格,只有当两者对应,并完整填写实际接待情况,通过审核,系统才会产生相应的报账流水编号。
这一次,通过本部门纪委初步审核,赵斌上报的单据合格,花费控制在预算内,顺利地通过了审核。确认后,系统自动产生了一个编号。
按照这个编号,市会计核算中心财务人员会再次查阅对账,认为合理才能给予报销。
与此同时,市纪委也在平台上看到这个编号。通过这个编号,纪委能够实时监督每个部门的“三公”消费状况,对当月公务消费较高的单位,纪委实行了排名,连续两季度排名靠后,领导人将被约谈。
赵斌的报销是一次常规路径。也有一些时候,需要走紧急事后审批的路径。比如,临时接待任务,申报人员不在。紧急事后审批在申报时候要写明理由,“不合格”的报销没有路径可走。
这么做麻烦不麻烦?赵斌认为“反而省事”。“这样接待是真正做到‘热情周到,勤俭节约’。以前公务接待都是吃完后再报销,不合格的接待很难拒绝。现在,纪委都可以查到每顿饭在哪吃、吃什么,谁还敢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