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门选拔”到“开门竞选”,干部选拔日益往公开透明靠拢。但不少地方出现的公务员违规提拔,在舆论中病毒般蔓延,正抵消着这份难能可贵的透明,以致很多人会条件反射地对官员公开选拔先抱有“背景猜疑”。这不仅是政府的尴尬,也是公众的无奈。
如何让干部公开选拔打消公众疑虑,12月7日,在湖南省“厅官”公选面试中,首次引入社会观察员机制。6名来自湖南各地、互不相识的人,通过互联网征集报名入选社会观察员,以监督面试官的打分。
此举赢得不少鲜花和掌声,不仅因为首次在高级别干部公选时引入了社会监督的形式,而且还有实质内容,观察员可以现场向考官提出质疑和不满。
面试观察员网络报名
随机产生
尽管离12月7日的湖南省“厅官公选”已经过去几天,但是马婷依然觉得自己的这次经历有一些“出乎意料”。在进入网选社会观察员名单之前,她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湖南省委组织部公选办的电子邮箱投了一份报名表。
那是12月3日,马婷在网上偶然看到了一条公告—“公选办征集面试观察员”。虽然在中国保监会湖南监管局上班的她已是一名安稳的公务员,但对新事物依然非常敏感,“面试观察员”这个新鲜词很快吸引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