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伊春区组织开展的竞争性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工作圆满结束。4名来自社区、办事处、学校、事业单位等不同战线和领域的优秀干部,通过“公开比考”的方式,走上了正副科级领导岗位。此次竞争性选拔,在报考形式、考场监督、考试内容等方面亮出新招,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和社会反响。
重质量分类报考,让贤才集中凸显。本次竞争性选拔伊春区一次性拿出8个领导岗位,其中正科级岗位2个,副科级岗位6个,划分为党务机关类、行政管理类和国企管理类3大类别。经过报考资格审查,最后确定党务机关类的2个正科级岗位和行政管理类的2个副科级岗位正式开考。为确保选出高质量的人才,不让一位贤才“漏网”,伊春区从报考形式上加以研究和改进,采取按类别报考的形式,使优秀人才在“较量”中集中凸显,避免了岗位报考强手相逢互相淘汰、弱者相遇“矬子里面拔大个儿”的现象,使竞争更为公平、激烈。本次在70名参加笔试干部中,有17名同志参加了党务机关类考试,53名同志参加了行政管理类考试。实现了公开选拔工作广纳贤才,优中选优的目的。
大力加强场外监督,“现场直播”促进公平、公正。本次面试环节继续实行大评委制,由3名专业评委和6名业余评委组成。专业评委由经验丰富、对经济社会各方面工作情况熟悉的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劳动局的专家组成;业余评委由伊春区主要领导在考场中,从去年没有当过公选评委的区委常委及人大、政协等处级领导中临时抽签决定,具有高度的保密性和广泛的代表性。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干扰,最大限度地扩大民主,确保公开、公正、公平,确保‘勤学习善思考有能力’的人考得上”,伊春区在大力加强面试考场监督上做文章、出新招,实行场内打分场外监督机制。在考场外设立一处监督场所,邀请没有担任本次公选评委的其余20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到场,通过视频以“现场直播”的方式观看考场内面试情况,做考场秩序监督员和场外评委,与考场内评委同步打分、亮分,既见证了考生成绩的真实性,又考察了考场内评委们的“公正性”,形成了有效的考场制约机制和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注重人岗相适,多角度考量干部能力素质。为进一步切实解决好竞争性选拔干部考试,察其才易察其德难,察其知识拥有量易,察其真实能力难的问题,对本次考试的内容、形式精心设计,按照选拔岗位,邀请省级权威机构量身定做、分类命制试题,突出试题的针对性,确保考出能力、考出素质,防止考试虫、高分低能者入选,让有工作实绩、作风扎实的人能胜得出。笔试全部为主观题,主要测试应试者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本职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坚持“以用为本,干什么考什么,让干得好的人考得更好”的原则,内容结合市情区情,突出岗位专业性,重点考工作实际、考能力素质、考平时积累,由“纸上谈兵”变为“能力测试”。面试采取结构化试题,主要测试应试者在领导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以及专业素质等方面对本领导岗位的适配程度。正科级试题主要突出对应考者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组织实施能力等进行多层次多角度考察;副科级试题主要突出对应考者上下协调沟通能力、职位认知能力以及创新工作意识等方面的考察。切实选出了“群众认可度高、综合能力好、岗位适配度高”的实用人才,为伊春区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补充了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