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作为一种竞争机制,能有效地解决公平、公正的问题,为想干事的人提供机会,为能干事的人创造平台,但因为环节众多,也容易引起大众的过度关注。
在实施公选的过程中,着重要注意几点:一是资格的审查,要严把住第一道关口,不要给抱侥幸心理的条件不符者以希望;二是对程序的规范性,对公开选拔的各个环节,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规定,一以贯之执行,不打折扣,不省减,可以探索差额考察,不唯分数,结合个人的一贯表现、年度考核和工作实绩,进行量化打分,择优选用,打破高分低能,能优德劣,能上不能下的“第一名制度”;三是增强过程的透明度,既然是公开选拔,就要尽量做到应当公开的全面公开,可以公开的尽量公开,随时接受群众和竞争者的监督和质疑,面对公众的质疑,要本着友善的态度及时予以回应,消除公众疑惑;四是注重程序监督,除部门监督外,继续引进群众监督机制,加强对公选过程的监督,及时处理有关投诉问题,增强公选工作的透明度和公选结果的公信度。
另外要注重干部的后续使用和培养。公选上岗的年轻领导干部占多数,未经过复杂环境的锻炼。走上领导岗位以后,易产生错误的权力观,因此,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后续管理,这既是对他们的爱护,也是确保公选工作健康发展的组织保证。要建立公选干部岗位培训等长效机制,使他们在规范的制度约束下,真正实现有职有为。同时还要注重对入围干部的储备培养,激活人才队伍,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做到足量储备、综合培养、适时使用,保证干部选拔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