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优化省属高等学校、技师学院和省属企业领导班子结构,湖南省委决定面向社会公开选拔10名省属高等学校、技师学院省管领导干部和省属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
湖南又一次面向社会公选省属干部,赢得了舆论广泛关注。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选拔人才一直是各种不同社会形态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湖南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1994年,湖南第一次公选省管干部,至今已有19年,其间经过十次省管干部公选。从一开始每两年举行一次公选,到2009年基本固定为“一年一选”,仅2011年因换届停顿一年,已累计公选厅级干部100余人。当初,这项制度是“爆炸性新闻”,如今已成为常态。
干部公选常态化凸显了这种人才选拔方式的无穷魅力。干部公推公选之所以能够成为常态,根本原因在于这种人事任免方式公开公平公正,为有才、有德之士提供一个尽情展示自我、发挥才干、公平竞争的舞台,为党政机关提供了考量人才的“阳光选人用人平台”,为大家免除了后顾之忧,不用担心人情关系、不必考虑长官意志。同时,干部公选有利于促进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要想竞争上岗,必须踏实能干、细心谨慎、勇敢闯关,笔试、面试、考察,输一关都不行。不踏实,没本事,不行!不钻研,不拼搏,也不行!只有凭真本事赢得每一场竞争,才能博得大家的认可。
干部公选常态化凸显了湖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丰硕成果。湖南1994年第一次公选省管干部,现如今,省市县三级联动,每年都拿出一定的比例公开选拔,仅2012年就集中公开选拔了754名优秀年轻干部。同时,在选准用好人、提高公信力方面,湖南也在不断突破:一方面以更严的程序确保公正,面试考官全部外请,纪检和干部监督部门全程监督;一方面以更新的测评技术把人选准,确保人岗相适、人职匹配;同时,以更大的公开提高认可度,向媒体开放阅卷基地,邀请“两代表一委员”作为观察员现场监督等等。这是湖南大胆创新、不断推进改革的丰硕成果,更表明了湖南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选拔人才的坚定决心。
干部公选常态化凸显了湖南民主化、科学化的政治新生态。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政府公信力下降、党员形象受损、干群关系紧张等问题突出。选拔、任用老百姓认可、拥护的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决策的民主参与程度,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湖南推进干部公选常态化,坚持坚持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方向,在选人用人上不断扩大民主范围,拓宽民主渠道,确保干部选拔更透明、更重民意、更重实绩、更重能力,使全省保持了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干部选拔的科学民主、人事制度改革持续推进,无疑是湖南建设顺应百姓呼声、合乎发展要求的政治新生态的重要组成,也定能激发全社会内在活力实现更大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