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琅琊区在选人用人上新招频出,特别是在“以实绩论英雄”上不断创新,并屡结硕果,仅今年上半年,就通过“晒绩”选拔出29名科级干部。新一轮的量化比选主任科员更是开拓创新之举,在全市尚属首次,其中部分程序在全省也是第一次“破例”。
“这4名同志脱颖而出,只是‘量化比选’的一小步,但却是我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大步。”全过程具体负责比选工作的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徐云川说。
全过程量化
“优秀年数×1、称职年数×0.6、基本称职年数×0.2”、“国家级表彰一次计4分、省部级的一次计3分、市厅级的一次计2分、县区级的一次计1分”、“量化计分总分为100分,其中任职情况占35%,年度考核情况占40%,获奖情况占5%,考察情况占20%”……在本次量化比选的工作方案上,出现了大量的具体的被量化了的数值。按照分值得分,再在总分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整个过程量化,让落选干部心服口服。“分数面前绝对是人人平等。”区直机关工委宣传委员李光元说。
据了解,一直以来,由于非领导职数的限制,主任科员职位局限在部分“大单位”,导致部分“小单位”业务性较强的业务骨干只能长期在副科级岗位上默默奉献,为激发他们工作激情,区委决定将让一些多年在副科级岗位上勤奋工作、实绩明显、群众公认的干部能够有为有位。“把年度考核情况占比提到40%,主要是想引导干部要注重平时的工作表现,并形成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一切不如干得好!我区这个月新选拔上来的14名科级干部均有在征迁一线工作的‘闪亮’业绩。”该区还对每一项得分情况均制定了评分细则,一目了然,便于阳光操作。
全过程透明
“人手一份工作方案和评分细则,自己也可以对照着打分,确实公开。”区商务局党组成员朱梅说。她的得分虽然不高,但对此次比选,她的最大感受是:透明。
按照一贯的“规则前置”原则,在比选干部正式开展前,该区面向全区公开并下发《比选主任科员工作方案》,全区符合条件的干部均可参加竞争,在单位初评的基础上,推荐出了18名人选。在确定考察对象前,区委组织部还及时将《考察量化评分细则》面向全区公布,将考察工作细则公布于众,接受社会监督,这在全市是首次。
尤其是对民主测评、领导干部测评、社区“德”的考察等考察评分细则的公开更是首次“尝试”。“在‘差额选拔’的重要环节中,为严防出现拉票贿选和跑官要官等非组织活动,我们特意制定一整套措施,并全部公开透明,加强预防。目前没有发生一起非组织活动。”徐云川说。
该区还从以提高工作透明度来赢得选人用人公信度。一直以来,凡是入选的干部均在琅琊区先锋网、政府网面向社会公示,同时以在区政府机关大院内张贴公告的方式公开人选信息,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监督,实行阳光操作。
全过程气正
在竞争性选拔上,为确保选人用人工作全过程风清气正,有效地防止非组织活动的产生,该区在加大政策宣传的同时,还进行集体谈话。在考察对象确定后,正式考察前,召开全体考察对象进行严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律的谈话会议。在集体谈话会上,考察对象还要当众签名,通过个人承诺、签订承诺书,强化自我约束,承诺并保证严守纪律,绝不拉票贿选。该区还通过专项调查,拓宽监督渠道,实行监督措施公开化,增强威慑力。除24小时开通12380举报电话外,还在不同的选拔程序中对考察对象开展“有无拉票贿选”问题等干部监督专项调查。
“这两个月来,就是不断地把自己‘晒’出来,到底干了什么,干成了什么,亮出来给大家评判。就是‘亮绩’啊!”区文广新局副局长赵国辉接着说,“没找一个人,没说一次情,就这样被选出来了,真是风清气正啊!”进入最后公示的赵国辉还说,他负责的政府网目前的点出率虽然已达九百万人次,下一步,他还将着手改版升级并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的提升,继续争取有绩可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