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兵团召开公选领导干部座谈会,兵团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宋浩对公选领导干部的学习、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给予了殷切勉励。此次座谈会是对兵团去年公开选拔厅级领导干部、不拘一格选人才的有力跟进,释放出进一步加大公选干部使用力度、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积极信号。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兵团进入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历史时期,无论是“三化”建设的推进,还是“两大目标”的实现,都亟需各类优秀人才来兵团燃烧激情、施展身手。2012年,兵团时隔十年之后首次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厅级领导干部,放宽选人用人视野,突破区域、行业、部门等限制,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共有来自兵团内外、新疆内外的16名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
当前,兵团正向着“两个率先、两个力争”目标全力进发,正是用人之际。这次公开选拔厅级领导干部,打破了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求全责备的传统用人观,充分体现了兵团党委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度、广纳群贤的决心和魄力,为这些年富力强的“千里马”提供了更快奔跑、干事创业的平台和机会,为兵团干部队伍及时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我们在为兵团解放思想、不拘一格选人才鼓掌叫好的同时,也必须客观地分析:选人,我们迈出了新步伐。然而,人选进来之后,我们是否做到了不拘一格用人才?我们对这些新鲜“血液”是否给予了足够的关注?他们是否真正融入了这个“身体”?是否流到了真正需要的地方?他们又会为整个“身体”带来怎样的反应,能否实现带动整个循环系统的良好运行?
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选对干部只是基础,用好干部才是关键。应该说,对用好公选干部,兵团党委高度重视,提出了明确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也做了大量工作。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整体的用人环境还不够宽松,跟踪培养机制还未完全建立,等等。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公选干部的培养、管理和使用,努力让他们在兵团波澜壮阔的发展大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加强公选干部的培养,最重要的还是公选干部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正如宋浩同志所言,公选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生活方式,作为一种自觉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勤奋努力地学习、如饥似渴地学习,沉下来、静下心,多读书多思考,多研究多总结。同时,兵团各级也要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更多地采用“因材施教”和“定向施肥”的办法,根据干部工作领域、自身的素质和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帮助他们进一步拓宽视野、增长才干,把他们的特长同具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他们的优势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出来。
加强公选干部的使用,要以事业为重,不拘一格,大胆使用。兵要摒弃保守思想、平均主义,破除一些人的妒忌心理、偏激情绪,做到用当其时、用当其所、用当其长。通过正确的用人导向,使那些有事业心、有真才实学、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干部更加奋发努力,使那些碌碌无为、投机钻营、跑官要官的人不能得逞,从而调动激发每个干部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合适的岗位上施展才华,在科学发展的主战场上建功立业,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加强公选干部的管理,要有健全完善的考核和监督体系。要着力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办法,做到既看经济发展速度,又看经济增长质量;既看环境面貌的改变情况,又看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程度;既看当前,又看长远,使公选干部的政绩考核更科学、更全面、更准确。 同时,公选干部要常存“慎独”之心,常怀“自省”之念,恪守廉政准则,既要干事,又要干净,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利益观,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要确保改革迈上新台阶、发展取得新突破,必须以全新的视野、崭新的理念选准干部、用好干部。让我们期待,一批又一批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优秀干部不断涌现,为兵团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他们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