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笼子”:
奖励成事,鞭策混事
作为本市环境建设“十大工程”中重要的一项,从2013年至2015年本市政治生态建设将以讲干事、讲团队、讲形象、争先进为总要求,以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为核心,以开展六项专项行动为抓手,为实施“还邢台青山绿水、走生态发展之路”战略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该《计划》提出,在全市开展一次集中学习教育,对照政治生态环境建设要求,进一步查找班子和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努力建立健全“鼓励干事”的教育机制、“奖励成事”的用人机制、“褒扬勤事”的激励机制、“鞭策混事”的约束机制、“防止出事”的监督机制、“严惩坏事”的惩处机制和“狠抓落实”的责任机制,大力开展领导班子内部制度建设专项行动,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选人用人: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专项行动中,本市将注重从基层和工作一线发现选拔干部、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工作透明度,树立干事创业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根据岗位缺职情况,全市原则上2—3年开展一次公开选拔副县处级干部工作。探索针对重要职位、正职职位开展公开选拔工作,探索建立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办法,先行选择一个县(市、区)和一个市直部门进行试点。
“带病”干部:
查实一起,通报一起
针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和工作上庸、懒、散、贪、怕等方面的问题,本市将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坚持查实一起,通报一起。
每年对县(市、区)和市直单位党委(党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针对出现决策失误、监管不力、处置不当、执行不力和用人失察等情形的领导干部,严格按照《邢台市领导干部问责办法》进行问责。
针对庸、懒、散、贪、怕等方面的问题,深入开展干部作风纪律整顿活动,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同时,进一步畅通信访、网络、电话、手机短信“四位一体”的举报受理渠道。
(本报记者 侯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