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全国公开选拔、面向全市“公推比选”、面向全市选拔年轻干部培养对象,面向系统“公推比选”、面向单位竞争上岗……近年来,银川市多元化探索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并形成了常态化机制。
不拘一格选人才
“今年1月,银川市拿出城管、旅游、公安等12个重要部门的处级领导职位面向全国公开选拔。与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多名考生一起参加笔试时,我切身感受到了公平公正。”毕业于武汉大学的社会学博士、现任银川市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蒋忠平说。
2012年3月以来,银川市先后组织了4次面向全国、全区的处级干部公开选拔、选聘,共有来自11个省(区、市)的28名考生经层层选拔,走上银川市处级领导干部岗位。
当年,银川市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的范围之广、职位之多、标准之高、程序之严,前所未有,开创了银川市干部选拔任用的新局面。
公推比选识人才
钱冬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基层工作,经过在乡镇、机关等多个岗位的历练,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2012年7月,他参加银川市组织的“公推比选”,成绩名列前茅,被择优提拔为银川市统计局副局长。
2012年3月,银川市首次通过“公推比选”方式,选拔了银川市审计局局长、国资委主任、代建办主任、土地储备局局长4个正处级领导职位,创新了提名方式、评价理念、考察方式,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广泛关注。
2012年以来,银川市从市纪委、各县(市、区)等,共拿出53个处级领导干部职位进行“公推比选”。其中,各系统内部“公推比选”“比”出来的干部,80%以上来自基层。
全市海选育壮苗
今年1月26日,银川市2000多名干部走进考场,参加全市公开选拔年轻干部培养对象笔试,创近年来银川市公开选拔干部参考人数之最。
2012年,银川市决定公开选拔630名、40岁以下的优秀年轻干部作为培养对象。其中,副处级150名左右,正科级150名左右,副科级200名左右,外语专长30名左右,大学生村官100名左右。这630人,将是今后3年该市干部队伍中的重点培养、锻炼主体。
“千锤成利器,百炼变纯钢。”该市选拔出的年轻干部培养对象,近期将奔赴基层、信访、重点项目建设一线等岗位接受“摔打”,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直面棘手矛盾、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记者 郑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