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恳接受舆论监督,青海西宁市铁腕治理机关干部“庸、懒、散、奢”——
干部转作风,不玩嘴多动腿
核心阅读
2月19日、26日,本刊分别报道青海省西宁市部分机关干部春节后首日上班“不在状态”及其整改情况。对照中央八项规定,西宁市近来对“机关病”狠下气力动手术,集中整治“庸、懒、散、奢”等不正之风。日前,本报记者重访旧地发现:迟到、早退等现象明显减少,干部作风得到有效转变。
迟到早退现象基本消失
今年2月16日记者暗访城西区政府大院、城东区政府办公楼和城东区行政服务中心,发现迟到、早退比较多,有的办公室“唱空城计”,有的上班时间闲聊、吃东西。政府部门一般平时上午8:30上班,18:00下班。4月7日,星期日,清明节小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记者杀了个“回马枪”,重新暗访前次监督过的几个单位,看看“机关病”是否回潮:
城西区政府大院,8:30至8:35,4名内部工作人员进入;8:35至9:00,未见内部工作人员进入。走访两座办公楼,办公室里都有人办公。
上午8:30,城东区政府办公楼,各办公室秩序井然,有的开会,有的接待群众。18:10,工作人员陆续离开。9楼部分办公室门开着,问询得知是在加班。
上午9:00,城东区行政服务中心,门口设有叫号机,有专人叫号,方便老人和不识字的。工作人员说,每个窗口工作人员都有编号,照片、名字一一对应,群众不满意可以投诉。17:00,办事大厅里的群众比上午少了许多。17:30(规定的下班时间)过后,工作人员才陆续离开。
城东区一位负责人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转变作风,说得好听没有用,重在行动,贵在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