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委决定连续第五年开展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这是市委着眼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干部队伍建设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我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实现赶超崛起,重在选贤任能。市第六次党代会勾画了我市“推进赶超发展、加快浙中崛起”的宏伟蓝图,市委六届四次全会提出了我市“两富”现代化都市区建设“三步走”、“四翻番”的奋斗目标。担当好这一历史重任,保持赶超发展的良好势头,关键在培养造就一支重落实、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队伍。市委决定开展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就是通过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式,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培养选拔和储备一批优秀干部,以竞争促活力,以竞争引人才,以竞争聚智慧,为浙中崛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
竞争产生活力,竞争彰显民意。我市已连续4年开展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竞争性选拔已成为群众广泛认可的干部选拔方式。通过开展竞争性选拔,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进入组织视野,有力地提升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开展此次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是我市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又一次实际行动。这次竞争性选拔工作,我市将进一步改进笔试、面试、考察等环节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扩大选拔工作民主,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充分尊重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拓宽干部群众参与干部选拔任用的渠道,从而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满意度。
开展竞争性选拔,有利于优化班子结构,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此次竞争性选拔干部,在职位设置上,既有年轻干部、女干部和非中共党员等结构性干部人选,又有80后乡镇(街道)党政正职人选,还将选拔一批市管副职后备干部。这是市委着眼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长远建设推出的重要举措。通过竞争性选拔干部和“公推双考”后备干部,将给更多优秀干部提供展示才华、崭露头角的机会,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成长进步创造条件。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这次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必将进一步促进优秀人才的合理流动,进一步优化全市各级领导班子整体结构,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面对敞开的选贤任能之门,全市各级党组织要鼓励符合条件的干部踊跃报名,迎接挑战,全市各级干部和优秀人才要积极参与、勇于接受组织挑选。通过这次竞争性选拔,我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将更加坚定,选人用人公信度将进一步提升,干部活力将得到进一步激发,必将为推进我市赶超崛起提供更强有力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