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在线3月30日讯(记者 曹婷婷 通讯员 卢磊)3月29日,宁波市、县两级管理干部预备人选公开选拔进行了考试,参加本次宁波市、县两级管理干部预备人选考试的分别为80后、85后,七成以上具有硕士或研究生以上学历。在昨日的笔试环节中,市管副职预备人选笔试应到考生855人,实到821人,到考率达到96%;县(市)区管副职预备人选应到考生1189人,实到1163人,到考率97.81%。
本次笔试以“两个紧扣”为主线,以体现“三新”为着力点,精心命制笔试题目,旨在测评参考对象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
“两个紧扣”。一是紧扣参考对象年纪轻、学历高的特点。根据他们思想时尚、思维活跃、思路开阔、精力充沛,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全面成型的现状,命题类型多元,内容涉及面较广,题量安排较大,既体现时代感和时尚度,又重点关注和引导年轻人养成良好心态和价值观。二是紧扣领导干部预备人选的能力素质要求。重点做到四考,即考政策理论素养,从世情国情党情省情市情“五情”出发,对贯彻党的十八大、全国“两会”、省市党代会有关精神设计相应题目,全面融入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三思三创”、创新驱动等宁波元素;考知识的广与深,既强调知识面的宽度,更注重对一些热点问题的深入分析与判断;考读与写的基本功,把阅读、分析、写作等基本能力作为笔试测评重点;考解决实际问题,专门设置操作性、实战性题目,测评考生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现“三新”。在充分吸收近年来竞争性选拔考试笔试命题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着力探索命题风格和模式创新。
一是形式新颖。在试题格局上,打破以往竞争性选拔全部为主观题的惯例,采取50道客观题加4道主观题组合的方式,力求充分测试“智商”;在试题类型上,首次引入了面试中采用的情景模拟和实务操作类型,如考生作为新闻发言人就“坠井女孩事件”现场撰写新闻通稿,作为行政审批部门负责人拟定提高本部门行政审批效能的简要方案,增强了笔试的现场感,通过笔试也能测评实践操作能力;在试题体裁上,改变撰写策论性文章的固定套路,采取故事作文的新题材,通过擦鞋匠的幸福生活和三个儿子牧羊的不同命运两则小故事,让考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作,写作主题和题材开放,营造年轻人熟悉的“小清新”风格。
二是视角新锐。从独特和新锐视角,将当前社会重点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设置成题目,测评考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比如,中国道路和中国梦作为热议话题,从习近平总书记“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入手,考察考生对辛亥革命以来中国人民探索道路历程把握,以及中国特色社会道路自信来源的理解。又比如,针对社会心态失衡和负向情绪累计的重大社会问题,以及“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热议话题,重点从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两个角度命题,要求考生深刻分析并解决问题,并引导年轻人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再比如,针对年轻人工作的
三是内容新鲜。紧跟当前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将新鲜元素贯彻融入命题全过程。比如习近平主席出访四国、宁波深化“三思三创”、“中国式”过马路、坠井女孩搜救等均通过各种形式入题,引导年轻人增强政治和社会敏感度;又比如将当前社会浮躁、幸福感缺失的现状入题,引导年轻人保持平和心态,踏实工作,快乐生活;再比如,提问《江南style》演唱者毕业于美国哪所音乐学院,首次将娱乐热点入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