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上午,湖南省委组织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办公室,首次投入使用价值100余万元的专用测评硬件,开创了该省在省属国有企业尝试多种形式公选的新途径。湖南新天地投资控股集团作为省委组织部公选办的试点单位,有幸成为首个采用这套系统选拔干部的获益国企。
纵观近年来我国公选干部的发展历程,可以深切感知,公开选拔干部是需要先进的测评技术支撑的,没有高质量测评技术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选拔结果,就难以选准用好人。
从技术角度来看,这次湖南公开选拔国企高层人才是一次具有明显创新特征的公开选拔,是一种大胆的形式和技术的创新,自然受到舆论的高度关注。其创新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测试评价技术创新。引入了无领导小组讨论和工作情景模拟两种测试技术,对竞争者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立体检测。在无领导小组讨论环节,考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模拟情境下公司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决策和实施方案。二是考核技术创新。首次使用全国一流的专用设施设备,实现了测评硬件现代化,考官在另一间房可以透过镀膜玻璃观察考生在没有外界干扰下的真实表现。这样“不见考官”的面试才能堵塞招考的漏洞。
“公选”一词可分解为两要素:“公”与“选”。前者指涉“公开”、“公平”、“公正”;后者与“选拔”、“推选”、“选择”以及“选举”相关。湖南这次的公选国企高层让“选拔干部的人”和“被选拔的人”两方面既受到约束和监督,也得到解脱和释放。对选拔者而言,透过镀膜玻璃观察考生的表现,可以更加客观的判断他们是否和岗位的要求相一致、相关竞职者的表现是否符合管理工作的实际,这对“考人”的人是一种解脱。对“被考”的人而言,在没有外界干扰下可以更加真实的表现自我,过程的真实性极大增强,其结果的公平性更加可信。这一方法的妙处还在于更能考察干部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打破那些靠死背硬练等待考试机会的考试专业户的梦想,让有真才实学的人选得上。
技术创新的手段让湖南组织人事测评的科学性更加增强,“不见考官”的面试让人情干扰难以发力,这样的新举措真给力,这样的新方法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