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定人、再定岗,株洲尝试公选新模式年轻有为干部踏上晋升快车道
“今年是人大、政府、政协换届之年,在领导职位非常紧缺的情况下,株洲市委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展这么大规模的公开竞争性选拔,体现了市委对公选工作的高度重视、市委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战略眼光和非凡魄力。”株洲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文龙说。 今年29岁的夏胜利,人生中已经历了不少大考。从宁乡农村考入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先通过考试,从醴陵市检察院考入株洲市政协机关,后又考入株洲市政府综合调研室。2008年,在一场7000余人报名参加的株洲市“80后”干部推选活动中,夏胜利脱颖而出,成为“十强”选手。而就在今年,株洲公选100名处级、科级干部,时任株洲市政府办公室综合科科长的夏胜利考上了“副处级干部(面向男性)”一职。
“伟大的时代必将激发青春的风采,宏伟的事业最能成就青年的理想,我们对株洲的发展充满信心,对自身前途充满信心。”11月20日上午,在株洲市2012年公开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任职人选集体谈话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座谈会上,即将担任株洲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的夏胜利意气风发地说。
“今年是人大、政府、政协换届之年,在领导职位非常紧缺的情况下,株洲市委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展这么大规模的公开竞争性选拔,体现了市委对公选工作的高度重视、市委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战略眼光和非凡魄力。”株洲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文龙说。本报记者周帙恒 实习生唐柠 株洲报道
□声音
“大家即将走上新的领导岗位,从公选的考场走向实践的考场,能否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考出好成绩’,将是对大家更大的考验,也是对这次公选的最好检验。”
——座谈会上,株洲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文龙寄语公选干部珍惜舞台、认真履职、不负重托,将“公选变为公认”。
公选背景
平均选拔比例达15:1,特点是“年轻”和“优秀”
从7月16日发布公告,面向社会竞争性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10名,科级领导干部90名,到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察、讨论任用等环节,株洲市2012年公开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基本结束。
本次公选,是株洲开展公开选拔工作17年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力度最大、平均年龄最低的一次,公开选拔的职位主要面向年轻干部。除个别职位外,处级职位主要面向35岁以下、科级职位主要面向30岁以下。本次选拔出来的干部中,处级干部最年轻的29岁,科级干部最年轻的25岁,全市100个职位(10个处级、90个科级),共1432人报名,平均选拔比例达15:1。
“优秀”和“年轻”是此次公开选拔的关键词。记者注意到,除了夏胜利,在处级领导干部中,石峰区副区长提名人选杨喜兰也是一位“80后”。和夏胜利一样,杨喜兰也是通过一次次公开选拔,从一位乡村教师走上了处级领导干部岗位。
而在科级领导干部中,“85后”更是频频涌现,其中不乏近年来被分配到炎陵、茶陵等地的选调生,1987年7月出生的永州女孩冯芳芳就是其中一位代表。2010年从湘潭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后,作为选调生的冯芳芳前往炎陵最偏远的下村乡工作。深入基层,一步一个脚印,冯芳芳最终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即将担任炎陵县政务中心副主任。
选拔创新
“先考后任”灵活掌握干部选用
在今年的100个职位公选职位中,有的报考职位注明了具体工作单位,而有的只写了岗位级别,并没有具体工作单位,这就是株洲今年公选的一次新尝试,“职位选拔”和“品位选拔”相结合。
其中,被选拔上的8位处级领导干部,只有“市三三一医院副院长1名”一职是在公告发布之初就已经标明,其他都是写的“副处级干部”。株洲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医院工作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所以工作岗位一开始就限定了,而推行“先考后任”,则是灵活掌握和任用干部的新尝试。
这位负责人举例分析说,原担任共青团株洲市委联络部部长的唐旻粲,其实参加工作之初就是株洲电视台的一位主持人,在基层历练一段时间后,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基层工作经验,可以胜任株洲市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一职。“根据工作经历,人性化的安排,是培养机制的进步。”在谈话会上,唐旻粲也对这种“先考后任”的模式安排很满意。
“品位选拔考的是能力的通用性,职位选拔考的是职业的专业性、特殊性。”对于株洲实行的双模式公选,湖南省委党校教授王学杰分析说,“先考后任”可以灵活使用干部,但对于专业对口性强的职位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两者相结合是科学选拔干部的新尝试,“对于干部选拔任用,灵活掌握和积极探索是十分有必要的,株洲的经验方法,可以为下一阶段干部公开选拔提供经验。”王学杰说。
选拔要求
看中基层经验,多数职位可越级报考
教师、企业职工,甚至还有电视台主持人,此次被选拔上的8位处级领导干部,基层经验都十分丰富,这也体现出基层工作经验是考察任用干部一项重要指标。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炎陵县副县长提名人选谭艳引用诗句抒发心声。一路公选,这位农村教师出身的干部从炎帝陵管理局到炎陵县旅游局,最终被选拔担任副处级领导干部。在谈话会上,谭艳提出建议:公选在要求干部基层工作经验的同时,对于有些对专业知识要求较少的职位,可希望将报考条件进一步放宽。
能报名参加本次公选,夏胜利觉得,打破资历、台阶等限制就很重要。按一般任职规定,担任科级领导干部3年后,可以升至副处级领导岗位,而夏胜利担任正科级领导干部只有1年多时间,正体现了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用人思想。
坚持公开、透明选拔,株洲采取了很多有效举措。对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察、录用等全过程,都进行了组织严密、操作规范、纪律严明的规定。包括《长株潭报》在内的新闻媒体全程对笔试、面试、考察、任用等各环节的选拔情况进行公布,实行“阳光操作”。
任前谈话
在“玻璃房”中工作,要严于律己、守得住底线
“年轻干部在踏上从政之路时,一定要坚守党性,端正动机。否则,走不长、走不远。”座谈会上,株洲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徐文龙在任前谈话时告诫在座的年轻干部,保持境界纯洁,戒懒,戒浮,戒虚,创新工作方式,攻坚克难,务实干事。
“到县市区工作的同志,可能会遇到征地拆迁、信访维稳、医疗纠纷等急事难事;到市直机关、医院工作的同志,也会遇到体制机制方面的种种矛盾问题。”分析即将面临的困难,徐文龙告诫年轻干部们,只有直视它、解决它,才能体现一名干部责任心。
面对即将走上新的工作岗位的年轻领导干部,徐文龙强调各位公选干部要谦虚低调,不能以社会骄子自居,要把得住欲望、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底线。“现在,干部言行举止的监督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可以说领导干部都是在‘玻璃房’中工作生活,更要严于律己。”徐文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