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下午,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召开领导干部工作大会,全面启动新一批竞争性选拔院长工作,面向北京地区卫生系统正式在编人员,竞争性选拔2名市属三甲医院院长、10名副院长。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和市属医院的200多名领导干部参加会议,市医院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封国生,副书记韦江出席。封国生在讲话中指出:这次竞争性选拔工作是市医院管理局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加强市属医院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职位数量多、层次高。市医院管理局党委经过慎重研究,一次性拿出12个职位集中开展竞争性选拔,这是北京市医疗卫生系统拿出职位最多、力度最大的一次。拿出的职位既有正职又有副职,既有大型综合医院又有重点专科医院,既有改革试点医院又有非试点医院,必将对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建设产生良好的导向示范作用和激励推动效应。
二是涉及单位多、范围广。本次竞争性选拔共涉及9家市属医院院长、副院长,占市属医院总数的42.9%。包括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口腔医院等两家医院院长职位,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等7家医院10个副院长职位,面向北京地区卫生系统正式在编人员进行竞争性选拔,参与范围广泛。
三是突出职业化、专业化。在资格条件的设置上,充分考虑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从加大优秀医院管理人才培养选拔力度的角度出发,要求报名者必须具有在从事管理工作经历,熟悉医院管理工作、有较高的医院管理水平、主要精力放在医院行政管理上。
四是注重规范化、科学化。这次竞争性选拔工作包括网络报名、资格初审、考试测评、组织考察、决定任用等阶段,按照“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综合运用多种考评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评价。考评工作分为笔试和面试,既注重对能力素质的考评,又注重业绩评价,努力增强考试测评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随着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市医院管理局将继续总结经验,创新选人用人管人思路措施,进一步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不断优化市属医院领导班子队伍结构,激发生机活力,增强凝聚力战斗力,为推动市属医院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