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方芳)昨天,市医院管理局启动新一轮公开竞争性选拔院长工作,面向北京地区卫生系统正式在编人员,竞争性选拔9家医院的12名管理人员,其中包括院长两名,副院长10名,这是本市第二次公选市属医院院长。据介绍,今后,将有更多市属医院院长、副院长岗位采取公开选拔的方式,医院管理人员也将向职业经理人转变,将主要时间,精力放在医院管理上。
今年上半年,本市首次通过竞争性选拔的方式公开选拔出了5名市属三甲医院院长,包括北京安贞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和首都儿科研究所,走马上任的5名新院长平均年龄47岁。
市医院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封国生在介绍新一轮公选工作时表示,这轮公选一次性拿出12个职位,是本市医疗卫生系统相关工作中拿出职位最多、力度最大的一次。公选的职位既有正职又有副职,既有大型综合医院又有重点专科医院,既有改革试点医院又有非试点医院,必将对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建设产生良好的导向示范作用和激励推动效应。
本次竞争性选拔共涉及9家市属医院的院长、副院长,占市属医院总数的42.9%。包括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口腔医院等两家医院院长职位,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等7家医院的10个副院长职位。
以往三甲医院院长多是顶级专家,而竞争性选拔更看重应聘者的管理能力。此次选拔面向北京地区卫生系统正式在编人员。在资格条件的设置上,从加大优秀医院管理人才培养选拔力度的角度出发,要求报名者必须具有在三级医院从事管理或专业技术工作经历,有较高的医院管理水平、主要精力放在医院行政管理上。
与上次选拔相比,此次学历门槛更高。首次选拔中只要求学历为本科及以上,此次公选则要求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硕士以上学位,如果是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则必须同时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
这次竞争性选拔工作包括网络报名、资格初审、考试测评、组织考察、决定任用等阶段,按照“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综合运用多种考评手段,多角度、全方位评价。考评工作分为笔试和面试,既注重对能力素质的考评,又注重业绩评价,面试环节由第三方机构来承担,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都在网上公布。市医管局表示,此次公选宁缺毋滥,如果条件不符合,一律不予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