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网讯 (通讯员 广组萱 本报记者 邹平) 这两天,广陵区公开选拔10名科级领导干部的公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报名电话响个不停,首日网络咨询因访问量太大一度堵塞。区团委书记、金融办副主任、发改委副主任、建设局副局长……让报名者兴奋的是,此次公选的10个领导岗位,全部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密切相关。
自2009年以来,广陵区每年拿出一部分关键岗位,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干部。公选干部走上新岗位后,用各自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给部门工作带来了新变化,更给整个干部队伍带来了新气象。
广陵区委书记陈锴竑认为,新形势下干部工作要做到早谋划、有谱子,广陵每次公选干部都是在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这一次就是要着力选拔出专业型、结构型、紧缺型、成熟型的“四型”人才,为世界名城核心区建设装配强力“引擎”。
新形势,新使命,为名城核心区建设配强“四型”干部
广陵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干部人才充满渴求。
“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求贤若渴。”广陵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居益芬分析说,在配强用好领导干部上,广陵区从来就不遗余力,但今年情况更为特殊,广陵面临区划调整和世界名城建设的双重背景,对干部人才配优选强的心情更加急切。
去年区划调整后,广陵新增了船舶、日化、医疗器械、高效农业等产业,这些产业呼唤一批专业能力强的干部;特别是今年,市委提出了建设世界名城的新目标,广陵正处在核心位置、主角地位,新使命对干部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出于这种考虑,广陵区一方面加强本土干部队伍的建设,通过学习培训、跨岗交流、上挂下派、“走出去”选标杆等形式,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一方面放开眼界,积极从外地“借智”,通过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的方式,招揽一批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强的紧缺型人才,补充到关键性岗位上。
选什么样的人?选人的视野有多宽?这是公开选拔干部首先要厘清的问题。广陵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突出培养“三宽四有”型干部队伍的基础上,广陵尤其要注重围绕区划调整后的产业转型以及世界名城核心区建设,选配专业型、结构型、紧缺型、成熟型的“四型”干部。
好钢用在刀刃上,公选效应被放大,激活了干部队伍
陈栋,原在江苏省规划设计院工作。2009年底,从网上看到广陵区公开选拔8名副科级干部的消息报了名。经过笔试、面试、组织考察等环节,他走上了广陵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岗位。
“当初选择陈栋,就是看中他在省级规划设计院长期从事规划建设的能力。”广陵区组织部的相关人士介绍说,陈栋有规划设计方面的专业背景,随着入园企业的不断增多,亟待科学布局,陈栋的到来既为园区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动力,也为自己的人生设置了新的原点,组织意愿和个人发展在广陵找到了完美契合。
“陈栋的故事,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要通过公开选拔这种方式,让优秀人才在广陵发展的高速路上发挥最大的潜能,彰显最大的价值。”居益芬说。
广陵区公选干部,不是走走场子,做做样子,而是拿出一批关键性的领导岗位,公开面向社会招聘。2009年公开选拔,广陵区面向招商引资、金融财经、电子信息、城建规划四类人才,一次拿出8个副科级领导岗位。这一次,广陵区再次拿出两个正科、8个副科领导岗位,供报名者自由选择。
为吸引到最好的人才,广陵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了报名限制,部分岗位报名范围扩大到全省,同时降低了报名门槛和条件,除了政府机关人员,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职员均可报名。“我们不唯学历,不唯出身,只要你够优秀,就可以报名参加。”
对公选人才跟踪培养、关心关爱,让人才扎根
选出了最优秀、最合适的干部,组织部门对干部的服务才刚刚开始。“招进来仅仅是一个起点,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广陵组织部一负责人说,经过多年摸索,广陵区建立了一套人才跟踪培养机制,关心关爱公选人才的工作、生活状况,让人才在广陵能够留得住,干得好,成长快。
广陵区科技局副局长陈惠兵,通过公开选拔从南京来到广陵。陈惠兵原在省科技厅下属的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专门从事科技项目的审批。到广陵后,他充分发挥其在科技项目申报方面的资源优势,成功包装了一大批信息服务项目。今年,广陵55个项目获批立项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及市“八大产业”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获批资金4625万,位居全市第一,陈惠兵可谓功不可没。
就在工作上如鱼得水的时候,陈惠兵生活中却遇到不小的困扰。广陵区组织部相关人员了解到,陈惠兵年迈体弱的父母还留在江阴老家,他不断变换工作就是为了能够就近照顾父母,而他的爱人还在位于西安的第四军医大工作,经过多方努力,广陵区把他老婆“请”到了扬州,帮她在扬农研究所找到了一份工作,孩子上了心仪的幼儿园。此心安处,便是吾家,陈惠兵彻底解除了后顾之忧。
侍得广的例子很有说服力。3年前,他从南京市民宗局下属事业单位考到广陵任政府办研究室副主任,先后跟两位副区长开展“双招双引”工作。今年又参加南京建邺区副处级公选考试,成功地从副科转变为副处。“两年多在广陵的工作经历,让我终身受益。广陵敞开胸怀选人用人胸襟让我倍受感动,心怀感恩。”临走时,侍得广动情地说,“即使是离开广陵了,我还是广陵人,广陵永远是我可爱的家乡,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关注、关心、心系广陵。”回到建邺的侍得广,多次为广陵“双招双引”工作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