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正在以更加开放的方式吸引聚集人才。
早报记者昨日获悉,上海金融管理部门计划从市场引智,上海金融党委、金融办将对综合协调处处长、地方金融管理处副处长、组织处(宣传处、统战处)副处长3个处级领导干部职位面向上海市公开选拔。
这是上海的金融管理部门第三次通过公开选拔方式引进处级领导干部,但也是首次将正处级领导干部职位纳入公选。
正处职位纳入公选
2009年8月,金融办曾推出政策研究室、金融机构服务处、地方金融管理处及金融合作处的四名副处级领导职位进行公选;2010年,上海市金融党委、金融办进一步扩大处级干部公开选拔范围,推出办公室副主任两名,以及综合协调处、金融市场服务处、金融合作处、联络推广处四名副职处级干部,共6个职位。
据了解,上海市金融党委、金融办目前下设13个处室,包括办公室、干部人事处、组织处、群工处、综合协调处、政策研究室、金融市场服务处、金融机构服务处、市属金融国资监管处、地方金融管理处、金融合作处、金融稳定处和联络推广处。
在此次推出的3个职位中,综合协调处处长主要负责与金融监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协调联络及业务推进,工作内容涉及上海市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工作推进小组办公室日常事务及与中央层面相关部门的联络、浦东综合配套改革、上海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及人民币在岸市场建设、上海市航运金融及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等相关工作。
地方金融管理处副处长专事研究股权投资的行业状况和发展趋势,跟踪国家有关政策的出台情况,提出上海市的贯彻实施方案和建议。其职责还包括推进上海市股权投资企业的设立和发展,跟踪研究私募证券投资的行业状况和国家有关政策出台情况,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QFLP)等试点的组织审批和发展协调工作。
组织处(宣传处、统战处)副处长则专事推进上海市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负责与有关金融机构的工作联络,就相关工作开展调查研究、文稿起草和指导推进。
初审入围比例不低于8:1
此次公选的三个职位在要求上各有侧重。综合协调处处长要求有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较高政策理论水平、较扎实的经济金融功底、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综合表达能力;地方金融管理处副处长更强调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调查研究能力,熟悉国内外股权投资和证券投资行业状况;组织处副处长要求写作能力强,具有主持、起草重要文稿经验。
不仅选人的级别在提高,选人用人的方式也在不断完善创新。
具体而言,选拔程序包括报名与资格初审、笔试与资格复审、面试与提出考察对象、差额考察与讨论决定、公示与任职共5个阶段。
在报名阶段,应征者可通过网上报名与邮寄资料相结合的方式报名,资格初审合格人数与所报职位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8:1,低于8:1的,由市金融党委决定是否取消该职位。
笔试阶段主要针对选拔职位测试应征者的专业理论知识、政策理论水平、调查研究能力和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成绩从高到低的前5名进入面试。
面试阶段则主要考察的是测试应征者在领导能力、专业水平、综合素质、个性特征等方面对选拔职位的适应程度,以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据了解,笔试与面试成绩分别按30%、70%比例加权计算综合成绩。每个选拔职位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前3名、且综合成绩合格(不低于60分)的人员列为差额考察对象,进一步全面考察应征者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如无合适人选,职位可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