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推荐选拔、竞争上岗正在逐步成为深圳选拔领导干部的主要方式之一。今年上半年,全市通过竞争性方式选拔委任制领导干部占新提拔人数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市直机关达80%,区直机关达57%,分别比去年提高了7%和13%。
一直以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总是引人注目。近日,本报“深入‘走转改’ 喜迎十八大”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小分队走进市委组织部,走访相关负责人和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了解市五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点点滴滴。
干部资源历来被视为特区干事创业的第一资源。中央颁布《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以来,深圳及时制定出台了《深圳市关于贯彻<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实施意见》等“1+7”系列文件,在新一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力求在选人用人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上有新的突破。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告诉采访小分队,作为较早开展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地区之一,深圳近年来在选拔干部上,不断创新和完善公推、公选、竞岗等竞争性选拔方式。特别是市五次党代会以来,深圳已连续开展六次公开推荐选拔市管领导干部工作,共选拔市管领导干部等116人。无论是公推的规模、还是次数在我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历史上都是少有的。
如何对干部的日常工作进行考核,是一个大难题。去年年初,深圳正式印发了《深圳市市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办法(试行)》和《深圳市市管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试行)》,办法不仅注重实绩,还将群众满不满意、群众认不认可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在考核中,突出以德为先的政治导向和环保考核。在去年的区级领导班子换届考察和今年市管干部任职前考察中,就增加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内容,把德的考核情况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学习”可谓近年来深圳干部中最流行的词汇之一,深圳不仅以市委名义印发了《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干部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还创新开通了“深圳干部在线学习平台”,并将干部培训课堂直接搬进了企业,在中兴通讯、腾讯、比亚迪等12家单位建成首批新技术新产业干部培训基地。
干部培训培养模式的创新还有很多,2006年开始,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每年都要到宁夏西海固地区进行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实践教育锻炼,至今已有268名中青年干部参加,特区的年青干部们在中国最贫困地区体验着国情、锻炼着党性。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近年来大胆探索公务员分类管理体制改革和公务员聘任制改革,提高公务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打破公务员的“铁饭碗”。同时,深圳还继续深化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各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速推进。
该负责人表示,深圳正期待用10年左右的努力,逐步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干部人事制度,为再造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记者 杨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