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泳) 这几天,金堂县三溪镇长林村村支书张家辉成了镇上的热点人物他在此次的公选中脱颖而出,即将走上土桥镇副镇长岗位。
年年都有干部公选,为何今年引发如此热议?记者了解到,此次公选与以往不同,县上极大地打破了资历、身份等限制,选拔不仅面向县内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工人,还扩大到村“两委”干部以及“一村一大”,选拔条件也更加注重实实在在的成绩,让更多踏实肯干、能力强作风硬的优秀人才有了上进的平台。
拓宽赛道
“村官”可以竞争副镇长职位
据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乐平介绍,此次金堂县共拿出16个副局级岗位面向全县进行公开选拔,其中县级部门6个、乡镇副乡镇长10个,而报名者竟然达到了263人,成为该县历年来报考人数最多的一次。“原因很简单,因为选拔范围广了。”王乐平告诉记者,此次选拔首先对任职资格条件进行了放宽,如部门、乡镇中层正职年限,以往至少需要3年,此次却放宽到了1年,同时,还专门面向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职工人身份和全县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分别提供2个副乡镇长职位进行公开选拔。
王乐平介绍,下一步金堂县还将继续拓宽领导干部选拔范围,让更多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注重实绩
论文奖励纳入“硬条件”
赵镇原党政办主任肖钧则是此次实绩量化考核的受益者。32岁的他平时爱动脑筋,爱写文章,虽然担任正科级职务仅2年多,却先后获得了中华诵2010经典诵读大赛四川赛区综合组二等奖、2011年度“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近20个省、市、县的各种奖项,在市县媒体发表过《金堂县赵镇探索社会建设新路子》等4篇调研文章,并被金堂县纳入了后备干部名单。在实绩量化考核中,他得到了较高的分数。
在金堂县委组织部,记者看到了这份实绩量化表,每个考生的学习专业经历、任职工作经历、基层(挂职)经历、重大工作经历、后备干部情况、年度考核情况、立功受奖情况、调研成果情况都被细化成共20余个小项,每项根据对应的分数和条件打分,经组织部审核后,本人还要签字确认。“以往只有笔试和面试,除了笔试分数外,凭印象和感觉打分的比较多,现在我们对每一项工作都进行了细化,而且要求拿出凭据,更准确、更科学。”王乐平表示。
作者:陈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