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政之兴,在用人”。重用干事的人,关键是优先重用那些干成事的人,因才任用那些在干事的人,选拔使用那些能干事的人。
干成事的人优先重用。这部份干部,是经过组织多年考验、被实践反复检验并被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应该予以重用。一是树立实干导向。坚持“崇尚实干”的用人原则,注重选拔求真务实、埋头苦干、业绩突出、默默奉献的干部,重用过去干成了事的人,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实干家委屈,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在全区干部中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二是重用实干人才。对长期工作在一线、过去干成了事的干部,优先予以考虑。三是完善实干机制。把“干事”标准常态化,不断完善实干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坚持民主推荐制,采取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两种形式,扩大干部群众参与权;坚持考察预告制,扩大干部群众知情权;坚持扩大党内民主,完善区委全委会和区委常委会民主议事决策程序,坚持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公示制度,做到干部用得准不准,先让干部群众审一审,扩大干部群众监督权。
对干事的人因才任用。这部分干部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那么一股干事的激情和热情,锋锐之气正盛,应该“及锋而试”,尽快把他们推到适当的岗位,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是把干事的人用在经济发展一线。近三年,咸安区委从相关单位抽调179名干部,到咸宁经济开发区、咸宁旅游新城等重大项目建设中,参加项目拆迁协调、工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二是把干事的人用在信访维稳一线。从各单位抽调127名有经验的、善做群众工作的干部组成专班,对口接待群众反映的涉法涉诉、工作作风、涉农问题、企业改制等问题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三是把干事的人用在改善民生一线。把“三万”活动作为考察干部的主战场,从区直89个机关单位选派400名"三万"工作队员进村入户对口支持138个村,并从中提拔、交流或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的干部3批20名。
能干事的人选拔使用。对于这部分干部,为他们创造条件,搭建干事创业的舞台,使他们的素质和潜能尽快提升,促使他们尽快成长。一是公开选拔一批。2011年公开选拔14名乡镇党政班子成员。二是下派锻炼一批。将2011年公开选拔的14名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安排到区信访局挂职锻炼四个月后,再派到乡镇任职。三是重点储备一批。根据不同时期对年轻干部的需求情况,采用“加长板凳”的办法,大力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建立健全了后备干部人才库。
(作者系咸安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