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新闻网小金8月2日讯(小委组 何金堂 沈良勤 杨学品)“经县委同意,现将刘全鑫等十名同志拟任用的有关情况予以公示……”随着十名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人选走马上任,历时两个多月的小金县竞争性选拔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工作圆满落幕。
竞争选拔——开门选贤纳才
7月30日清晨,小金县美兴镇新任副镇长刘全鑫就开始打扫起了操场。刘全鑫是通过竞争性选拔10名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考上的这个职位,“我是通过全县竞争性选拔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考试考上的,从看到竞选公告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进行复习,200多名考生参加笔试,20名参加面试,我取得综合成绩第一名,担任美兴镇副镇长。”刘全鑫说,“这次选拔人才是在‘阳光下’运行,邀请群众、纪委监察局干部和考生代表全程监督,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同时也为有志青年打开理想之门,成功之路”。
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和渠道,努力构建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该县高度重视,精心筹备,成立了竞选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及时公开选拔过程和结果,实现了竞争机制和党管干部原则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县广播电视台、小金组工网、手机信息平台、公示栏等宣传媒体,及时发布《公告》进行宣传,让全县符合条件干部及时知晓招考信息,踊跃报名。
“此次竞争性选拔工作,是我县第一次拓宽选人渠道,面向全县事业单位的一次定向选拔,为事业单位优秀人才提供了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竞选平台,让我们充分展示才能,为小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献智出力。”考生常思状说。
阳光面试——确保公正公开
“这次干部选拔,县委邀请我全程监督,是对我的信任,我觉得这是一份责任,因为能够让我参与如此重要的干部选拔,可以看出县委为了此次竞选干部,力度大,筹备周全,是真正的想从全县干部中选拔人才,是打破常规选贤任能,开创干部选拔新局面的重要举措”。群众监督员杨青云同志说,“在我看来以前干部选拔很神秘,群众很难接触,但是这次我们会同纪委的干部参与了整个竞选过程,各项工作做得细致、准备充分、监督到位,特别是在面试的时候,考生答题得到的分数,我们一致认为是客观公正的。希望今后就参照这种方式选拔干部,让有才能的干部都能发挥自己的才华。”
竞选是该县拓宽选人视野、开门纳贤的一次重要尝试,为广大青年追求理想而搭建的一次平台。该县程序监督上,突出公平公正。引入群众监督员、新闻媒体和县纪委监察局工作人员在报名、笔试、面试、考察等各个环节全程监督,开通举报电话,始终将整个工作在公众的视野下“阳光”进行。笔试、面试试卷均委托省委组织部考试测试中心负责制作、印刷、密封、阅卷;试卷的运送、保管在纪检监察、组织干部和公安干警监督下实行封闭式管理。面试评委由全县各级别、有经验、工作业绩突出的领导干部组成,评委在面试前半个小时内抽签确定;面试采取“双入围、双抽签”的方式进行,同时由群众监督员进行监督,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民意的广泛性,切实落实了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做到了坚持原则不变通、执行政策不走样、严明纪律不徇私、开门开放搞竞选。整个竞争性选拔过程,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组织周密、设计合理,阳光操作、公正评价,真正实现了考生满意、群众满意、社会满意。
组织考察——严把人才质量
“在后期的组织考察工作中,县委考察组深入到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对其德、能、勤、绩、廉进行了全方位、多方面的考察,对他们在所在单位的工作表现和群众公认度进行公正评价,考察结果提请县委常委会研究后进行票决,然后公示七天,进行任前谈话,对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上加以鼓励和鞭策。”考察组负责人告诉笔者。
该县在选拔方式上,突出竞争择优。坚持把竞争性选拔干部贯穿和体现到公选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采取“分轮竞争、逐层遴选”的办法,确定最终人选。考生经资格审查符合条件的报考者达到1:3的比例方可开考,最终笔试角逐达到了1:25,全县共231名干部参加笔试。笔试试卷和面试试卷统一由省委组织部考试与测评中心提供。根据笔试成绩,按照每个职位1:2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面试人选,共有20名干部参加面试。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刘世强是教师出身,对教育工作了解程度较高,将这位同志安排在分管教育这一工作岗位上,我们也有了内行。”新桥乡党委书记杨昌军说,“他来了以后,带来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这批干部较为年轻,干事冲劲也很大,并且都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创新的工作思路,为我们乡上注入了新鲜血液。”
该县在选才渠道上,突出改革创新,突破了行业交流限制和身份限制。事业单位符合条件的人员可通过竞选进入行政单位并担任副科级领导干部。符合条件的事业干部均可报名参加公选。坚持把竞争性选拔原则贯穿和体现在资格审查、笔试、面试各个环节,通过层层差额竞争,提出最终拟任人选,突破了委任、聘任的模式,实现了从“伯乐相马”到“赛场选马”的转变。